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行前白蛋白(PA)检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新诊断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共538例,入选者年龄≥45岁,按照PA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为4组,并进行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谱、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白蛋白(GA)、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结果(1)研究对象男性的PA水平高于女性[(239±55) vs (227±53)mg/L, P<0.01],随年龄增加,PA水平逐渐降低(趋势P<0.05)。(2)研究对象各组的BMI、腰围、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酸、空腹C肽水平随血PA值的升高而增加(趋势P<0.05),而年龄、HbA1c、GA、CRP则逐级降低(趋势P<0.01)。(3)在控制年龄,性别、BMI及腰围后行偏相关分析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酸及空腹C肽水平与PA水平正相关(P<0.01),而HbA1c, GA,CRP与PA水平负相关(P<0.01)。(4)以PA<200mg/L作为低PA的标准,研究对象中低PA的发生率为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OR=1.056,95%CI 1.021~1.092;P<0.01),CRP(OR=1.273,95%CI 1.092~1.485;P<0.01)是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PA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OR=0.978,95%CI 0.961~0.997;P=0.02),血白蛋白(OR=0.738,95%CI 0.668~0.815;P<0.01),TC(OR=0.747,95%CI 0.561~0.994;P=0.045),空腹C肽(OR=0.678,95%CI 0.504~0.911;P=0.01)则是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PA的保护因素。GA诊断研究对象发生低PA的切点为25%,ROC曲线下面积为0.686(95%CI 0.638~0.735,P<0.01),其敏感性为76.4%,特异性为53.4%。结论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PA水平受到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并探讨影响DR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2454例,收集详细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以确定DR及其分级。应用趋势检验及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DR患者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R的患病率为32.7%。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及HbA1C水平的增高,DR患者比率逐渐增高(P〈0.05)。糖尿病病程(0R=1.107,95%CI1.089~1.125,P〈0.0001),HbA1C水平(0R=1.071,95%CI1.0241.119,P=0.0026),收缩压水平(OR=1.016,95%CI1.010~1.022,P〈0.0001)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年龄与DR发生风险也具有关联趋势(OR=0.991,95%C10.981~1.000,P=0.0556)。结论住院患者DR患病率较高。病程长、血糖情况控制差及高血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治疗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方法 观察35例肥胖患者经VLCD治疗8周后,体重、腰围及血压改善的同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C反应蛋白(CRP)、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改变。另采集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基线对照组。 结果 基线时肥胖组较正常对照组有更显著的心血管危险因素(P值均<0.05)。试验结束时肥胖患者的体重与腰围分别减少了(8.5±0.7)kg与(6.6±1.1)cm(P值均<0.01);收缩压、舒张压、FIns、TC、TG等指标均较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FPG、LDL-C及HDL-C等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UACR、CRP、TNFα分别减少了(1.86±0.86)μg/mg、(1.15±0.45)mg/L及(0.94±0.21)ng/L(P值均<0.05);脂联素水平增加了(2.12±0.59)mg/L(P<0.01)。结论 8周的VLCD治疗肥胖症可有效减重并显著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往往需要终身性治疗和督导,加之糖尿病还伴有一些慢性并发症,一般症状隐匿、进展缓慢,需定期、规律随访,监测其发生、发展。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随访计划。保持健康稳定的生活状态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9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24 h-UAE、测量血液及肾功能指标,并行眼底摄片及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结果 ①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4 h-UAE分别为(10.92±6.5)、(98.56±68.93)、(990.44±676.97)mg/24h.②病程5~15年和≥15年的患者的平均24 h-UAE明显大于病程<5年的患者(P=0.003和0.001).③合并高血压者和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的24 h-UAE较不合并者明显增高(P<0.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尿酸、C反应蛋白及糖尿病病程为影响24 h-UAE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可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白蛋白尿;24 h-UAE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高,但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延长达到平台期.严格控制血压、血尿酸水平对于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与24 h-UAE独立相关,炎症过程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与各常用血糖参数的相关性及GA的影响因素,评价GA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 597例。患者入院初测定空腹静脉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GA、糖化血红蛋白(HbA_(lc))、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行连续血糖监测(CGMS),全部患者均由眼科医生眼底摄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GA值为(25.8±7.8)%,HbA_(lc)为(9.0±2.3)%。GA与HbA_(lc)、FPG、2hPG、CGMS血糖均值均正相关(r=0.788、0.396、0.406、0.470,均P<0.01)。体重指数、2hPG、CGMS血糖均值是影响GA的主要因素。GA>17%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高于GA≤17%组(P<0.01),GA>17%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与GA≤17%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GA是一个可准确反映短期内平均血糖水平及变化的优良且检测方便的指标,G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2002年7月~2008年9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 3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24 h尿白蛋白定量。按照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和糖尿病肾病组(DN),后者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MAU)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AU)。全部患者均由眼科医生眼底摄片,按照眼底摄片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眼底组(N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后者又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结果 (1)本研究人群中有673例(28.8%)伴有视网膜病变(DR),671例(28.7%)伴有肾脏病变(DN)。男性和女性发生DR、DN的比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8% vs 30.0%;29.6% vs 27.6%,P均>0.05)。(2)NA组中23.1%的患者伴有DR;MAU组中37.7%的患者伴有DR;CAU组中56.6%的患者伴有DR。不同蛋白尿组患者伴有DR的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R组23.1%的患者伴有DN;BDR组41.1%的患者伴有DN;PDR组59.3%的患者伴有DN。不同DR组患者伴有DN的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发生DR、DN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DN、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DR独立相关;合并DR、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分别与DN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2年7月-200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973例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血脂谱、24 h尿白蛋白等.两次24 h尿白蛋白定量为30~300 mg被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摄片.结果 ①本研究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9.0%,男性患者为18.2%,与女性患者(2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研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为28.9%,DR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26.0%,显著高于无DR患者的16.2%(P<0.01).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25.6%,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0.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DR(OR=2.458,95%CI为1.430~4.227,P=0.001)、伴高血压(OR=2.036,95%CI为1.174~3.533,P=0.0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202,95%CI为1.003~1.440,P=0.047)、收缩压(OR=1.025,95%CI为1.004~1.047,P=0.02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HbA1c、血压有关.糖尿病肾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