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态和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在直肠癌放疗过程中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12例直肠癌动态IMRT计划和12例直肠癌静态IMRT计划,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其进行点剂量和面剂量的验证。结果参照3%/3 mm标准,动态IMRT计划24个照射野以及静态IMRT计划24个照射野的面剂量的γ通过率均值分别为99.2%和9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和静态IMRT计划点剂量的误差均值分别为1.8%和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速器正常运行状态下,静态和动态IMRT计划都可以应用于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但在验证剂量精确性上,动态IMRT计划优于静态IMRT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评估不同厚度胸壁补偿膜在乳腺癌放疗计划中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剂量的影响,来评价不同厚度补偿膜在乳腺癌放疗中的优劣.方法 选择本院2019—2020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6人(包括2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和17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回顾对比分析2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取0.5、1.0 cm厚度补偿膜厚度时,乳腺癌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疾病谱特点,为新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5年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1 346例患者,男性占56.46%,女性占43.54%,中位年龄55岁;汉族占59.81%,维吾尔族占27.34%,哈萨克族占6.91%。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此五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7.64%。男性位于前5位的肿瘤依次是: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女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甲状腺癌、口腔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喉癌。汉族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甲状腺癌、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维吾尔族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哈萨克族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喉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结论口腔癌、甲状腺癌是当前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鼻咽癌、喉癌的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放疗+化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首次行放化疗的16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设备为 Elekta -6mV X 线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或调强放疗(IMRT),放疗中位剂量为62Gy。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或多西紫杉醇+顺铂,分别行4~6周期。采用 SPSS 17.0软件行 Kaplan - Meier 法计算总生存率(OS),并绘制生存曲线,Log - rank 法检验 P 值,对 P <0.05的单因素行 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7%、51.5%、26.3%,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单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式、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疗剂量、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P =0.022、0.017、0.040、0.001、0.000、0.002)。Cox 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18、0.001、0.004、0.000)。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当肿瘤长度<5cm、肿瘤分期越早、放射性肺炎级别越低时患者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直肠癌术后采用常规放疗(C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照射靶区和小肠、膀胱、股骨头体积一剂量关系,以明确直肠癌术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优势。方法:选用8例ⅢA、ⅢB期直肠癌术后病例,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PTV为CTV外放1厘米。采用美国CMS公司生产的XIO4.3.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此8个病例分别设CRT与3DC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技术照射下靶区和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1.3DCR技术的优点是靶区涵盖度好,而CRT则靶区剂量低,但小肠和膀胱受照射剂量不高。2.3DCRT等剂量线中高剂量区所包括的小肠、膀胱和股骨头受照射体积明显小于CRT。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如采用CRT可造成靶区剂量不足,而3DCRT的优势主要在于靶区剂量涵盖度好,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盆腔调强放疗(IMRT)两种计划比较,探讨保护骨髓最佳方案和提高间期放化疗可行性。方法 选取15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经增强CT模拟定位后,在计划系统中勾画靶体积。设计对骨髓单独限量和不限量两种计划,在规定计划靶体积至少达95%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及小肠、膀胱、骨髓受量体积并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骨髓单独限量计划靶区适形度(CI值)优于骨髓不限量的(1.06∶1.04,t=-2.61,P=0.023),但剂量均匀性(HI值)差于骨髓未限量的(0.81∶0.75,t=-2.34,P=0.037)。骨髓单独限量计划的骨髓接受低剂量照射体积(V5、V10、V20、V30、V40)小于骨髓未限量的(97.09%:98.72%,t=-2.34,P=0.037;92.38%:96.46%,t=-2.41,P=0.033;83.36%:91.70%,t-3.18,P=0.008;51.47%:69.65%,t=-4.92,P=0.000;36.34%∶49.57%,t=2.66,P=0.021),小肠和膀胱大都相似,只有膀胱V20不同(77.32%∶92.39%,t=3.52,P=0.004)。结论 骨髓单独限量计划显著降低了骨髓低剂量受照体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增强了同期放化疗在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态和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在直肠癌放疗过程中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12例直肠癌动态IMRT计划和12例直肠癌静态IMRT计划,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其进行点剂量和面剂量的验证。结果参照3%/3 mm标准,动态IMRT计划24个照射野以及静态IMRT计划24个照射野的面剂量的γ通过率均值分别为99.2%和9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和静态IMRT计划点剂量的误差均值分别为1.8%和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速器正常运行状态下,静态和动态IMRT计划都可以应用于直肠癌调强放射治疗,但在验证剂量精确性上,动态IMRT计划优于静态IMRT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在调强放疗基础上同期采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调强放疗基础上同期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连续2~4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1年和3年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和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年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远处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年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反应、肝功能、肾功能及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正确识别放疗患者身份,确保放疗安全可靠。方法 选择本院进行放疗操作的技师,通过计划、实施、核查、行动(PDCA)4步法提高其对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准确率和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率。结果 经过4个月的PDCA循环,患者身份识别核查合格率由循环前的88.17%上升到循环后的99.07%,患者隐私保护满意率也由循环前的52.69%上升到循环后的98.15%。放疗前通过4个月患者身份识别,放疗患者身份准确率为100%,技师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 通过优化放疗前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放疗患者安全和放疗工作效率,患者隐私也能得到更好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