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体外实验已证实,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基因对膀胱癌细胞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不产生明显影响[1].我们采用BALB/C裸鼠建立荷人膀胱癌动物模型,给予重组腺病毒静脉内注射治疗,观察其在体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卡铂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和环孢素(CsA)对卡铂治疗RB的增效作用。【方法】40只RB成瘤裸鼠分8组(G1-G8),对照组(G1)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全身用药组(G2)腹腔内注射卡铂350 μg+环孢素1.0mg,G3~G5组及G6~G8组分别结膜下注射卡铂100、200、350 μg及卡铂100、200、350 μg+CsA 1.0mg,每周2次共3周。每天裂隙灯观察前房肿瘤情况并照相,第6周取眼球及结膜、巩膜作病理及图像处理,计算肿瘤面积及肿瘤抑瘤率。【结果】G2、G3、G6组肿瘤生长较G1组减缓,肿瘤未能控制。G4组肿瘤生长延缓,肿瘤控制率为40%。G5及G7组肿瘤无继续增大,部分肿瘤体积减少,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为60%和20%,G8组肿瘤全部控制,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为20%和80%,肿瘤基本消失。结膜下注射部位结膜和巩膜检查未见异常。图像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显示。G3、G4、G6肿瘤面积和抑瘤率与G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5、G7、G8组肿瘤面积和抑瘤率与G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卡铂能在较低剂量下抑制RB生长,加用CsA能提高卡铂治疗RB疗效。结膜下联合注射卡铂和Cs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RB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卡铂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和环孢素(CsA)对卡铂治疗RB的增效作用。【方法】40只RB成瘤裸鼠分8组(G1~G8),对照组(G1)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全身用药组(G2)腹腔内注射卡铂350μg+环孢素1.0mg,G3~G5组及G6~G8组分别结膜下注射卡铂100、200、350μg及卡铂100、200、350μg+CsA1.0mg,每周2次共3周。每天裂隙灯观察前房肿瘤情况并照相,第6周取眼球及结膜、巩膜作病理及图像处理,计算肿瘤面积及肿瘤抑瘤率。【结果】G2、G3、G6组肿瘤生长较G1组减缓,肿瘤未能控制。G4组肿瘤生长延缓,肿瘤控制率为40%。G5及G7组肿瘤无继续增大,部分肿瘤体积减少,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为60%和20%,G8组肿瘤全部控制,肿瘤控制率和治愈率为20%和80%,肿瘤基本消失。结膜下注射部位结膜和巩膜检查未见异常。图像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显示,G3、G4、G6肿瘤面积和抑瘤率与G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5、G7、G8组肿瘤面积和抑瘤率与G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膜下注射卡铂能在较低剂量下抑制RB生长,加用CsA能提高卡铂治疗RB疗效。结膜下联合注射卡铂和Cs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RB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肾癌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进展中作用.方法 将生长良好的人肾癌786-o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行特殊处理;ADM组加入100 nM的ADM;ADM受体抑制剂组同时加入100 nM的ADM +1 μM受体抑制剂.以上三组均加入RPMI1640培养基,置于含5% C02、饱和湿度的37 ℃孵箱中,分别于培养24、48、72 h后收获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VEGF蛋白和VEGF mRNA表达.结果 ADM组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ADM受体抑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尤以作用48、72 h为著(P<0.05、0.01);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ADM可能通过调节VEGF表达参与肾癌新生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因子-资B(NF-资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附睾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PS组30只,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对照)5只,LPS+JSH-23组5只。LPS组小鼠于造模0、6、12、24、48h及3周,PBS组、LPS+JSH-23组分别于造模3周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收集血清及附睾;观察LPS小鼠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同时比较LPS组与PBS组造模3周后附睾精子常规参数,以及3组小鼠附睾NF-资Bp65蛋白表达及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血清睾酮浓度。结果与0h比较,LPS组小鼠6、12、24h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至48h开始降低(P<0.05)。造模3周,LPS组精子总数、活动精子百分比、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较PBS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活动精子百分比高于PBS组(均P<0.05)。与PBS组比较,LPS组小鼠附睾组织NF-资Bp65蛋白表达上调(P<0.05),LPS+JSH-23组明显下调(P<0.05)。与PBS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清、附睾IL-1β浓度及附睾组织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JSH-23组较LPS组明显降低(均P<0.05)。LPS组小鼠血清睾酮浓度较PBS组明显降低(P<0.05),LPS+JSH-23组较LP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LPS能显著诱导小鼠附睾炎中IL-1β表达,而NF-资B抑制剂能有效抑制LPS诱导小鼠附睾炎中炎症因子IL-1β的产生,进而抑制小鼠附睾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皮脂腺癌罕见,国外报告4000例皮肤癌中仅有29例皮脂腺癌,山东医学院报告217例皮肤恶性肿瘤中仅3例皮脂腺癌,我院自1974~1990年共收治皮脂腺癌8例,一般好发于老年男性。本组4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8~62岁,平均43岁,眼睑、面部、头皮多见。肿瘤常单发,表面呈淡黄或橙黄色,为坚实的结节或斑块,与皮肤粘连,直径多为2cm,但也可达20cm,中心可破溃呈凹陷性溃疡或呈菜花样生长,伴继发感染可有脓液,也可转移至区域淋巴结,也可转移至其它内膜。 典型病例:患者,女,8岁,项部有一小结节逐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精神科护理。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的HAMD-24、SDS、SA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者组SCSQ中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黎玮 《河北医药》1998,20(3):161-162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腺泡和腺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于前列腺管道系统中,所以在精浆中PSA有很高的浓度,生理情况下只有很少量PSA进入血循环。只有在前列腺结构发生紊乱时PSA才被从腺泡弥散到基质,再由此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前列腺癌可使前列腺的结构发生紊乱,从而使血清PSA浓度升高。故PSA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标记物,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已被广泛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一般情况下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包括体外碎石或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笔者通过将后腹腔镜手术和单孔腹腔镜技术结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玮  王月华 《吉林医学》2010,31(19):3161-3162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急性脑梗死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