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71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1鼻音/边音刺激 1.1适应症 在言语矫治中,使用特定的刺激词有助于发出轻松自然、音质完美的语音.这对发音功能亢进的儿童和成人的言语治疗尤其重要,特别适用于听觉言语障碍儿童长期用声不当导致的硬起音和高音调症状的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多媒体视听技术进行“认识主题”的教学,对听觉障碍儿童认识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使用多媒体视听技术教授“认识主题”和采用传统教学方 式教授“认识主题”的相关内容时,听觉障碍儿童的认识及操作效果。结果:使用多媒体视听技术进行“认识主题”的教学,其认识及操作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式的教学。结 论:多媒体视听技术在“认识主题”中的应用,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或自闭症患者准确处理和解释听觉信息往往存在困难.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近20年来国外关于ASD儿童听觉处理功能行为的研究进展,了解研究工具,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趋势表明,ASD的听觉信息处理障碍往往在复杂的听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而且言语刺激情况下比非言语刺激更加严重.对ASD各种认知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探讨言语嗓音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功能评估和整体康复干预方案。 方法 基于ICD-11和ICF对言语嗓音障碍及其常见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确认疾病和功能诊断标准。采用ICF的理论,分析言语嗓音功能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指标。基于ICF和ICHI对现有言语嗓音功能康复方法进行分析,构建结构化言语嗓音康复干预方案。 结果和结论 言语嗓音功能障碍诊断为“语音障碍”(MA82),属于“涉及言语或语音的症状或体征”中的一种,与之相关的疾病为言语障碍(MA80)、喉恶性肿瘤(2C23)、脑出血(8B00)、喉水肿(CA0H.3)等。言语嗓音功能障碍属身体功能障碍,并可能影响交流等活动和参与(d3、d7、d8、d9),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言语嗓音功能的评估应从嗓音产生功能(b3100)和嗓音音质功能(b3101)两方面进行。结构化言语嗓音康复治疗方案主要涉及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健康行为四个方面,方法包括评估类(评估、测试、观察)、训练治疗类(训练、辅导)、教育咨询类(教育、建议、咨询)和支持类(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1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嗓音矫治,采用声门噪声能量(NNE)作为声门闭合程度的检测和监控指标,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嗓音矫治后,患者的NNE值显著降低(P〈0.01),主观评估患者的嘶哑声和气息声有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嗓音矫治方法对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适合下颌运动障碍患者的矫治方案,为下颌运动障碍研究及临床矫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采用单一被试A—B实验设计,对1例下颌张开受限伴下颌后缩的患者进行科学的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予以针对性治疗,并跟踪监控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下颌运动功能主观评估中下颌前伸运动有所提高,与基线期相比有显著变化;客观测量下颌距数值增大,且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下颌主动治疗与被动治疗相结合,是正确有效地解决患者下颌张开受限和下颌后缩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异常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声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患儿训练前后声调的识别及发声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训练干预前患儿的声调识别能力平均为54.49%±7.64%,声调发声能力平均为38.92%±7.51%;训练干预期患儿的声调识别及发声能力明显提高,分别为82.8%±8.86%和71.11%±12.38%,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跟踪期患儿的声调识别及发声能力分别保持在87.82%±4.72%和80.19%±6.10%水平,无显著下滑趋势,与干预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康复训练能提高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的识别及发声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人儿童口腔轮替运动速率参考标准的制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口腔轮替运动速率(diadochokinetic rate,DR)是衡量言语产生过程中舌部运动灵活程度以及言语清晰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拟制订中国儿童DR参考标准,揭示儿童DR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方法对900名正常儿童进行DR测量,并做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制订了4至18岁中国儿童的DR参考标准。结论①从4岁至7岁,DR的四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至7岁达到高峰,虽然在13岁左右又出现高峰,但很快又恢复到7岁水平。因此,7岁可视为DR发展的关键期;②在DR发展中,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听觉功能评估的标准及方法。阐述了听觉功能评估的一个基本理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听觉评估和训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训练以评估为起点。在训练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评估,从而监控训练方案的有效性,调整听觉功能训练方案,或提出更高的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0.
896例成人嗓音声学参数的计算机采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研究获得有关嗓音医学的数据标准及各种嗓音疾病的特征性客观指标 ,建立嗓音临床检测系统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标准和方法。方法 应用Dr.Speech(DSS)软件的先进技术 ,按卫生部(司 ) :“语音、语言测试和矫治行业标准”的研究要求 ,采集、分析上海地区成人 5 0 0例正常嗓音以及 396例临床常见嗓音疾病的病理性嗓音的声学样本。结果 正常人的各嗓音声学参数 :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频率颤动、共振峰等值均在DSS软件提供的正常范围内 ,而病理性嗓音声学参数超出该范围 ,并具有各不同的特点。结论 我国成人嗓音声学参数与欧美的相似 ,应用Dr.Speech软件可对各种嗓音疾病进行临床客观检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