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查明20世纪末广西人口自杀死亡的发生强度,研究自杀死亡的各种有关因素和预防自杀的策略措施.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结果:自杀的粗死亡率为14.87/105;自杀死者的年龄为6~94岁,中位数为38.68岁;每位自杀死者平均减寿27.92岁;女性的自杀死亡危险性高于男性;男女两性在20~岁年龄组,自杀死亡率均呈突然陡升;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配偶者的自杀死亡率低于其他各种婚姻状况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其自杀死亡率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问题,青年人的升学、就业与婚姻问题,老年人对家庭与社会的特殊需求问题,等等,都是自杀的预防与控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西90年代初居民中毒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居民中毒死亡的一些流行病学行征。方法:用“STATA”软件包对1990-1992年广西十分之一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毒死亡率15.98/10万男15.34/10万),占全死因死亡的2.66%(男2.30%,女3.16%),中位死亡年龄35.47岁(男40.00岁,女30.92岁)。毒物以非药用物质为主,占中毒死亡的88.17%。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服农药自杀,酒精饮料意外中毒和有毒动植物致毒死亡。结论:中毒死亡是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广西90年代初儿童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的一些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STATA2”软件包对1990~1992年广西儿童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粗死亡率为5.60/10万(男性5.93/10万,女性5.24/10万),占儿童总死亡的2.13%,男女性别比为1.25∶1。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54岁(男性6.74岁,女性6.29岁)。累积死亡率为0.088%(男性0.093%,女性0.082%)。最常见的死因分别为白血病(3.21/10万)、脑肿瘤(0.76/10万)、肝癌(0.52/10万),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的80.1%。结论:恶性肿瘤尚不能成为广西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CYFRA21-1、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CYFRA21-1、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PHC患者65例、肝良性疾病组47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AFP、CYFRA21-1、CA199水平.结果: PHC患者血清AFP、CYFRA21-1、CA199阳性率分别为72.3%、44.6% 、41.5%;AFP、 CYFRA21-1、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提高,达93.8%,与单项AFP检测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FP 、CYFRA21-1和CA19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肝癌高发现场自然人群HBV、HCV感染现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某地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之一,肝癌死亡率高达57 .80/10万.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探讨该地区自然人群HBV、HCV感染的流行特征和分布特点,及其与肝癌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AFP、CA125和TSGF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中AFP、CA125和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含量,观察其对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肝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样品,分别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生物化学比色定量法测定AFP、CA125和TSGF含量。结果与良性肝病组相比,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25和TSGF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3项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0%、44.0%和69.3%,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3%。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25、TSGF含量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项肿瘤标志物对肝肿瘤的良恶性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和术后监测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振权,周桂英,黄天壬,刘革,何振芳,吴继周,黄昭东,徐庆芬,余家华,刘洁敏ASTUDYONTHEROLEOFHCVINFECTIONINAETIOLOGYOFPRIMARYLIVERCANCERANDIT'SINTERACTIONWITHHBsAg...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在扶绥县肝癌高低发区儿童的抗-HBc IgM检测,共检测345人,抗-HBc IgM阳性率为11.0%,其中肝癌高低发区分别为10.3%及11.6%,两地无明显差别。性别年龄分布,男女无明显差别。两地皆以9~12岁年龄组抗-HBc IgM阳性率最高,达20.0%左右,这些阳性儿童其抗-HBc IgM多为高滴度,且有肝功能异常,提示这很可能是水平传播的急性乙型肝炎。结合抗-HBc,HBsAg,肝功能三项指标与抗-HBc IgM检测结果比较,两地抗-HBc及HBsAg阳性者的抗-HBc IgM阳性率最高,但肝功能异常率更高,两地分别为53.2%及31.2%,相差非常显著,同时HBsAg阴性者也有较高的肝功能异常率,两地分别为50.0%及30.8%。提示肝癌高低发区除了HBV感染影响肝功能异常者外,还可能有其他损伤肝脏的有害物质存在,特别在肝癌高发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ADA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38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DA并同时测定ALT、AFU及GGT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敏感性分别为82.6%、93.5%和92.6%,特异性为97.5%,慢性活动性肝炎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P<0.05)。结论:血清ADA检测对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ECLIA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NSE和CYFRA21-1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联合检测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CLIA法检测210例肺癌患者、4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SE及CYFRA21-1水平.结果: 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中NSE和CYFRA21-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2项标志物的水平和敏感性与病理类型、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阶段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SE及CYFRA21-1的敏感性分别为38.1%和59.5%,特异性分别为93.6%、96.8%,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9%和90.4%.治疗前及治疗后无效组患者血清2项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后有效组(P<0.05). 结论: 血清NSE及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方面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