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汤永飞  詹娜  黄亚冰  刘琳  王则胜 《西部医学》2012,24(11):2116-2118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4(BMP-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30例正常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BM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MP-4阳性表达率为61.5%(40/65例),结肠腺瘤表达率为17%(5/30例),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Z/30)且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MP-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的结肠癌组织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MP-4的阳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BMP-4的阳性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同种大鼠胚胎胰组织移植后在异体内重新血管化并再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方法 将妊娠14.5d(E14.5)和妊娠15.5d(E15.5)的Lewis大鼠胚胎胰移植到成年健康Lewis大鼠的肾包膜下,分别在移植后3周和6周开腹观察移植胰的发育情况,并取标本作病理切片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和定位。结果 (1)E14.5和E15.5的胚胎胰移植入肾包膜下3周后,体积均增大约10~15倍,外分泌部分腺泡导管分化发育,B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胰岛,组织周围有新生血管,且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2)胚胎胰植入肾包膜下6周后,E14.5的胚胎胰内分泌部分进一步增殖;E15.5的胚胎胰则未见增殖,外分泌部分均有纤维化表现,内分泌部分与外分泌部分有分离趋势。结论 (1)E14.5与E15.5的胚胎胰移植于同种大鼠肾包膜下均可在异体内再血管化,并发育为近似正常的胰腺组织。(2)E14.5和E15.5胎龄的大鼠胚胎胰都是比较适合移植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5(IL-5)对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 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在Eos相关性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体外培养人外周血Eos,以未加任何细胞因子的孔作为阴性对照,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L-5 (10-11, 10-9, 10-7 mol/L)共培养,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变化,培养16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量观察IL-5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228.9±2.87)相比,3种浓度的(10-11, 10-9, 10-7 mol/L)Th2型细胞因子IL-5均能显著增强体外培养的Eos中TGF-β1蛋白的表达(335.13±9.43, 403.7±0.09, 426.0±0.05), P<0.05, 处理组mRNA的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70和1.76倍(P<0.05).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IL-5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基因表达在Eos相关性慢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及其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67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扩增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HER-2/neu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系(P<0.05),而HER-2/neu基因扩增仅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有关系(p<0.05)。HER-2/neu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阳性均可缩短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P<0.05)。结论:HER-2/neu蛋白过表达及基因扩增可能是食管癌患者的一个预后指标,联合检测HER-2/neu蛋白表达水平及基因扩增程度对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可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9岁,因"反复黑便10 d,加重2 d"于2009年10月19人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解柏油样稀便,自诉量较多(具体不详),伴有腹胀,无明显腹痛.黑便前无饮酒史、有长期服用胃药(莫沙比利、雷贝拉唑等)史.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反酸及烧心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结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和PubMed数据库,限定主题为住培教学,试验组干预措施为EBM结合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方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8月。搜索并筛选文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及偏移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1 20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EBM+PBL组学生的理论成绩(WMD=5.26,95%CI=3.25~7.26; P<0.001)、实践成绩(WMD=7.45,95%CI=4.14~10.77;P<0.001)、病例分析成绩(WMD=9.41,95%CI=6.51~12.31;P<0.001)均高于LBL教学组。此外,EBM结合PBL教学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硫酸葡聚糖(DXS)对人血清灌注下小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切取Balb/c小鼠的心脏,采用改良Langendorff灌注装置,以含人血清的灌注液进行心脏灌注,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灌注液中加入DXS(终浓度分别为0.1mg/ml和2.0mg/ml),以不含DXS的人血清灌注液为对照组,记录心脏搏动时间,对照组心脏停搏时,同时切取3个组的心脏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脏组织中补体C3c、C5b-9和IgM、IgG的沉积情况。结果实验组1心脏搏动时间为(49±15)min,实验组2为(123±19)min,对照组为(17±11)min,两个实验组的心脏搏动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见对照组心肌组织水肿明显,组织间隙变宽,而在灌注相同时间的实验组心脏中此改变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2的心脏组织内C3c和C5b-9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低分子质量的DXS对人血清灌注下的小鼠离体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DXS抑制补体激活,从而抑制补体介导的异种超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活性多肽是美洲大蠊中主要的药用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学者陆续发现了来源于美洲大蠊的单组分活性多肽,如periplanetasin-2、periplanetasin-4、美洲大蠊防御素(PaDefensins)、periplanetasin-5、Pa-THY1、短神经肽(sNPF)。对美洲大蠊多肽的抗微生物作用、抗肿瘤作用、促伤口愈合作用和神经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美洲大蠊多肽类药物的筛选、结构改造以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CD46分子对CD4+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人CD4+T淋巴细胞,体外检测CD3、ConA、CD3/CD28、CD3/CD46、CD3/CD28/CD46共刺激对CD4+T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检测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与CD3组或阴性对照组相比,ConA、CD3/CD28、CD3/CD46和CD3/CD28/CD46共刺激后.CD4+T细胞均出现显著增殖反应(P<0.05).而且CD3/CD28/CD46共刺激组的增殖活性较CD3/CD28或CD3/CD46共刺激组显著增高(P<0.05).ED3/CD28共刺激后,IL-2和IFN-γ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C03组显著升高(P<0.05),CD3/CD46共刺激后,IL-10和TGF-β水平较阴性对照组、ConA组、CD3组和CD3/CD28共刺激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体调节蛋白CD46可以诱导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并产生IL-10和TGF-β,有可能抑制同种移植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