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国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溶液中光漂白反应动力学规律,加深对光漂白反应复杂反应过程的理解,并为HMME-PDT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数学建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参数。 方法 根据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在单纯溶液和复杂溶液(含可被光氧化的底物)中,单态氧介导的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实验测定的漂白数据(不同时间点的HMME浓度)进行拟合,进一步验证理论推导出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 结果 HMME在单一溶液体系(PBS、DMSO)中的光漂白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含底物的复杂体系(白蛋白缓冲液、细胞悬液)中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论 HMME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光漂白遵循不同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进行光漂白等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拟是可行的,并有利于对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分米波治疗骨关节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关节病又称老年性关节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可达80%〔1〕,以膝关节最多见,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应用分米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患者100例162膝,男39例,女61例,年龄41~80岁,平均64岁。经专科...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对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鲜红斑痣(PWS)中所涉及到的激光、光敏剂和氧等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建立PDT治疗PWS的系统数学模型和仿真计算方法,并用鸡冠对仿真结果进行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脉冲磁场对老年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液粘滞度高 ,容易形成血栓 ,造成重要器官局部缺血、功能受损。磁场可扩张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1,2 ],但对血栓形成是否有预防作用 ,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应用脉冲磁场对老年大鼠曝磁后 ,观察光化学法诱导的肠系膜微循环血栓的形成过程 ,探讨脉冲磁场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以了解其对老年栓塞性疾病是否具有预防作用。一、资料与方法(一 )实验材料Wistar大鼠 2 4只 ,由解放军总医院动物室提供 ,平均月龄2 0个月 ,雄性体重 60 0~ 70 0 g ,雌性体重 40 0~ 50 0g。脉冲磁场处理采用安徽产脉冲磁疗机 ,频率 80次 /min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光漂白途径,为HMME-PDT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数学建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4种HMME溶液体系:磷酸盐缓冲液(PBS)、二甲基亚砜(DMSO)、白蛋白缓冲液、细胞悬液。HMME浓度5μmol/L,532nm激光照射(80mW/cm2、60min),每10min测定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慢性单侧腕痛患者未受累侧的腕部接受大脑运动控制是否异常。资料与方法 按所定标准选择 18例优势手患有慢性腕部疼痛而非优势手腕部无疼痛的患者为病例组 (女 16例 ,男2例 ) ,平均年龄 31岁 (18~ 4 6岁 ) ;2 0例符合标准的健康者为对照组 (女 18例 ,男 2例 ) ,平均年龄 2 8岁 (2 1~ 4 4岁 )。受试者舒适地端坐在椅子上 ,面对数字表但看不到电脑屏幕。用非优势手正确握笔以自己的最佳速度在与电脑相联的数字写字表上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一笔一笔地画线 ,线段长度约 3cm。要求固定手指和手臂 ,仅移动手腕部 ,当他们练习达到比较…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最初用于肿瘤的治疗,1991年国内首次将其应用于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就PDT治疗PW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target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对血管内皮细胞热损伤的规律并拟合Arrhenius方程。方法:实验对象HUVEC细胞株,采用VPDT对细胞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损伤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死亡率。之后采用Arrhenius公式对热损伤规律进行拟合。结果:由于仅在46℃~55℃之间,细胞的死亡会随热损伤的时间增加而增高,即可以找到细胞死亡1/e时,热损伤的时间点,因此使用了这4组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获得血管内皮细胞热损伤的分子碰撞频率因子A为2.08×1015s-1,化学反应的活化能ΔE值为101 560 J/mol。结论: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内皮细胞的热等效剂量(即在43℃时的损伤阈值)为30 min。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北京市,1008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