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儿童及青少年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方法,并讨论肿瘤复发率、转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与关节功能。方法1995年12月至2003年1月,对33例儿童及青少年肢体原发性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进行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年龄8-16岁,平均12.2岁。股骨下端24例,胫骨上端9例;骨肉瘤23例,尤文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2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ⅠA期2例,ⅠB期2例,ⅡA期17例,ⅡB期1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2-4个周期、术后6个周期的化疗。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并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将其与骨骺进行固定。结果29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7.6个月。3例复发,分别于术后1年在骨骺处复发、术后15个月和30个月在原肿瘤位置的股动、静脉周围复发,复发率为10.3%。对复发病例行截肢术。共9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57.9%。4例患者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依据Enneking术后功能评价标准,优11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2.8%。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肢体功能,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有效化疗的前提下,实施该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对大鼠松质骨BMP、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对局部骨组织中BMP、IL -6、TNF -α表达变化的影响并讨论其在骨代谢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横断大鼠胸髓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对脊髓损伤后 1、6周时股骨近段松质骨中BMP ,IL -6,TNF -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脊髓损伤后 1周时TNF α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MP表达在 1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周时表达增强显著 (P <0 .0 5 ) ,IL -6表达在伤后 1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伤后 6周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NF -α早期增加 ,BMP和IL -6在晚期增加。BMP、IL -6、TNF -α是影响脊髓损伤后骨代谢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髂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盆环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髂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瘤切除后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联合异体骨移植或联合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9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完全切除重建的方法治疗16例髂骨恶性骨肿瘤,男9例,女7例。年龄16~80岁。原发性骨肿瘤10例,其中软骨肉瘤4例,骨肉瘤3例,尤文氏瘤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根据Enneking肿瘤分期系统进行分期,ⅠA期2例,ⅡB期8例,髂骨完全切除后,均采用异体骨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重建骨盆环稳定。转移瘤6例,其中乳腺癌2例,肺癌1例,肾癌1例,甲状腺癌1例,前列腺癌1例,均为孤市性转移病灶;采用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或结合PMMA固定重建。术后观察重建并发症,局部肿瘤复发及植骨愈合情况,采用Enneking保肢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0例髂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获随访5~65个月,平均35.6个月。可疑深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2例,异体植骨不愈合1例;植骨愈合时间4.2~8.4个月,平均5.8个月,无排异反应;肿瘤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3例,死亡2例;8例生存者平均功能评分24.8(82.7%),其中优4例、良3例、可1例。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11.8个月(4.6~48.5个月),4例患者生存超过1年;术后无深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均未使用PMMA,局部出现新病灶3例,术后患者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并能负重行走;1年时随访,平均功能评分21.7(72.3%),其中优2例、良2例。结论 椎弓根钉一棒固定系统联合异体骨或PMMA对髂骨原发性及转移性恶性骨肿瘤全髂骨切除后骨盆环重建可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其并发症低,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腓总神经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40a来收治的48例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损伤机制和特点。方法:通过随访,依据其损伤原因和机制分类统计。结果:牵拉压迫伤33例,占69%;手术切割伤12例,占25%。导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中以石膏压迫为最多,占37%,牵伸性损伤占31%。结论:骨科医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解剖知识和责任心,重在预防,一旦发生损伤,应早期诊断,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髁上型内锁髓内钉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新设计的髁上型内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同种异体关节移植或瘤段灭活再植术。方法应用髁上型内锁髓内钉于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6例。6例均为恶性骨肿瘤,其中股骨下端4例,胫骨上端2例。该钉为中空,闭合断面呈三叶草形,外径为10mm~12mm,远端前屈角为8°,近、远端设冠状方向直径5mm锁孔,逆行插钉法安装。结果6例骨关节移植均未出现近、晚期并发症,4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在3个月左右骨接合端有初步愈合,术后功能好。结论髁上型内锁髓内钉使用方便,固定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微量蛋白尿成为倍受关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冠心病的发病率。2002年2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伴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状况,对其内在关系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鲁平  文世林  鲁豫 《临床医学》2004,24(10):15-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无眼部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分析其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分期。结果:T2DM组的878只眼中,46只眼为DR1期,CRA的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其余为NDR。但其中63只眼CRA的流速降低,但RI无明显增高,86只眼仅表现为流速稍低。结论:DR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在DR发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提示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肥胖青少年C3及CRP水平变化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单纯肥胖标准的肥胖青少年261例,和健康志愿者237例,检测BMI、血浆中CRP、C3水平、颈总动脉波强W1、W2、血管弹性参数β、Ep、AC的情况。结果单纯肥胖青少年C3、CRP升高亚组与20~29岁(C2组)、30~39岁(C3组)2年龄段健康人的上述各项测值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中CRP、C3水平和颈总动脉W2及血管弹性参数β、Ep呈正相关,与血管弹性参数AC呈负相关。结论测定血浆中CRP、C3水平、颈总动脉波强W2、血管弹性参数β、Ep、AC可有效的评价青少年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胸腰椎椎体肿瘤切除后应用大段复合骨移植修复脊柱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6例胸腰椎椎体肿瘤患者行病椎全切或部分切除,采用大段复合骨(异体皮质骨段复合重组合异种骨)移植填充骨缺损,并结合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获5~100个月(平均47个月)随访,植骨后无排异、感染、植骨塌陷等并发症,其中31例术后3~7个月(平均4.3个月)获骨性愈合,2例内植物松动。结论:胸腰椎椎体肿瘤椎体全切或部分切除后,采用大段复合骨移植结合内固定系统行脊椎前柱稳定性重建可达到早期脊柱稳定支撑和后期植骨融合固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三维经颅多普勒对心力衰竭患者脑血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维经颅多普勒对45例心力衰竭进行了动脉血流的观测。结果显示,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各 匀有显著性差异。心衰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减低,脉动指数增高。本研究为以后研究心脏疾病对脑血流的影响探讨 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