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依据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组269例和难治性高血压组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15.9%(51/320)。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病程长于高血压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醛固酮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率、QT间期、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高血压组使用可乐定、α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断剂(ARB)及钙离子拮抗剂(CCB)患者比例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肾上腺CT见腺瘤改变患者比例及颈动脉内膜厚度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间合并血脂异常、脑卒中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较高,且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脏、肾脏、肾上腺疾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3岁。左小腿反复胀痛1个月。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胀痛,与行走无关,无夜间痛、无活动障碍,且反复发作。曾有左踝扭伤史。体检及专科检查未见异常。X线平片:左胫骨中段骨髓腔见长椭圆形稍低密度区,边缘锐利,未见硬化缘。CT检查:左胫骨中段骨髓腔见一3.0cm×1.5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光整,邻近骨皮质受压变薄,呈弧形压迹(图1)。MR检查:左胫骨中段骨髓腔内见1.2cm×1.2cm×3.5cm大小异常信号,T1WI呈与肌肉类似低信号(图2),T2WI呈明显高信号,其内见不规则线状低信号(图3),边界清楚;增强T1WI病变明显持续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行64层螺旋CTA检查,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基础上进行血管探针技术(VP)处理,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47例腹主动脉及各分支发现动脉粥样斑块,占90.38%,共检出斑块119处;其中31例腹主动脉1级分支,10例腹主动脉2级分支,6例出现腹主动脉3级分支。VP表现为血管壁明显增厚轮廓欠清晰,且较为模糊;管腔充盈缺损,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影,动脉瘤显示局部动脉管腔向外扩张;部分血管走形僵直,血管僵硬。结论64层CTA是诊断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弢 《康复》2021,(10)
介入医学,实现影像设备引导下的微创治疗 外科治疗靠手术,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医学的治疗既不像暴露、开放式的手术,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治疗的方法,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介入医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在16层CT重建技术中的表现,探讨16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病人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建及MPR、MIP、3D、VR重建,并对38例乳腺癌重建图像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8例中,形态不规则33例,分叶及毛刺32例,多灶5例,密度不均匀18例,12例显示钙化,8例囊变。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9例。腋窝淋巴结增大21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建及后处理提供更多显示乳腺癌的图像信息,有助于病变定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肋缘持续性刺痛2个月,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查体:肝区轻扣痛。实验室检查:AFP 2.11μg/L,CEA 0.88μg/L,CA199 4.55U/ml,CA12512.7U/ml。MR平扫示肝脏右后叶S7~8段包膜下7cm×6cm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包膜下少量积液;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可见假包膜(图1、2)。考虑肝脏恶性肿瘤。行  相似文献   
7.
葛菁芳  魏弢  葛梅英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45-1047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 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3例乳腺癌经16层CT扫描薄层重组与各种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显示形态不规则28例;分叶及毛刺30例;多灶性3例;密度不均匀14例.其中8例钙化,6例囊变,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31例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肿块邻近皮肤、Cooper韧带增厚12例、乳头凹陷,导管增粗7例,9例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腋窝淋巴结增大18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组及各种后处理方法比重组前图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直观、形象、生动显示乳腺癌的特征,尤其是对肿瘤血管和沙砾状的钙化显示,弥补了常规CT扫描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影像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常规CT颅脑平扫,由3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CT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共检出的胼胝体发育不良13例,儿童7例,成年6例,病人的年龄为4天至48岁,平均年龄13.2岁。结果CT主要表现:半球间裂增宽,与第三脑室前部异常靠近或相连(100%);两侧脑室前角平直、分离,室间孔分离,侧脑室体部扩大、平行或体部脉络丛夹角缩小;第三脑室扩大、上移,枕角扩大(憩室样)。同时,合并脑裂畸形(1例)、蛛网膜囊肿(2例)、脂肪瘤(1例)、透明隔缺如(1例)、光滑脑(1例)、丘脑融合(1例)和空洞脑(1例)等中枢神经畸形(占62%)。结论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具有典型CT征象,诊断不难,但轻型胼胝体发育不全则可能漏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6岁,因反复右侧胸痛半年就诊。X线平片检查:右侧4~6肋胸壁局部高密度影向胸腔内突起,其内缘光整,与胸壁成钝角,右侧第五肋骨骨质破坏毛糙,骨髓腔内呈斑片状虫蚀状破坏。肺内未见明显实变(图1)。CT平扫:以右侧第五肋骨为中心见梭形软组织肿块向胸腔内外生长,其密度较胸壁肌肉密度低,平扫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和针芒状钙化(图2)。增强扫描病灶呈现放射状强化。MIP及VR图像右侧第五肋骨皮质破坏,骨髓腔见虫蚀状破坏,肋骨近段下缘见Codman三角形成。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病理诊断为骨肉瘤。讨论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腮腺Warthin瘤CT、MRI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腮腺Warthin瘤,其中CT检查8例,MRI检查9例,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中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改变,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17例病人中,男性16例,女性1例,年龄47~76岁,平均66岁,单侧病灶15例,双侧病灶2例,病理学上见25个病灶,影像学上诊断24个病灶,CT误诊1个直径0.5cm的病灶为小淋巴结。病灶大小:最大径0.5~5.6cm,平均直径2.7c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融合块,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25个病灶中,21个病灶增强CT可见囊性低密度(11个)和增强MRI呈液性信号区(10个),病理学上可见黏液变性或坏死灶。增强CT显示12个病灶实质区强化CT值平均上升35Hu,增强MRI显示10个病灶呈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CT、MRI所见腮腺肿块主要表现为多灶性囊、实混合性病变,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结合病人年龄、性别和病变影像特点,有助于Warthin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