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为生物电阻抗成像设备设计出一个高精度、高速率,并能进行同步采集的多路信号采集模块。方法:通过在FPGA上定制一个NiosII软核来作为系统的微控制器,然后通过对FPGA编程实现对多路A/D并行采集的时序控制,最后通过UART总线实现采集板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果:该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对4路A/D转换器的并行控制,并实现了在100Hz~100kHz激励下对64路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及初步的处理。结论:该设计方案达到了研究目的,能够满足EIS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肺癌短期重复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值测量的短期可重复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8例肺癌患者进行2次自由呼吸IVIM成像(间隔0.5~1.0 h)。由2名测量者基于IVIM图像独立测量慢扩散参数(D)、快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均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重复测量和重复扫描的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各参数值同一测量者和不同测量者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采用变异系数(WCV)比较肺癌类型(周围型、中央型)、病变大小(≥ 2 cm、<2 cm)及位置(上、中、下肺野)对各参数值可重复性的影响。结果 所有参数2次测量的系统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和f值的WCVs(19.88%~36.83%)明显高于D值(2.97%~4.62%)。D值在中央型肺癌及最大径< 2 cm病灶的WCVs较高,并自上肺野到下肺野WCV依次增加;f在中央型肺癌和最大径≥ 2 cm的WCVs较大;D*受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的影响显著。结论 在肺癌的重复扫描中,D值可重复性好,而D*、f值的可重复性较差;肺癌类型、大小和位置是影响IVIM参数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人 Still 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46例 AOSD 中26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56.5%。均有发热表现,22例出现皮疹,19例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误诊为脓毒症8例,药疹5例,肺炎、风湿热各3例,伤寒、类风湿性关节炎各2例,恶性淋巴瘤、类白血病反应、肺结核各1例。24例血清铁蛋白增高,16例糖化铁蛋白比例下降(<20%);23例血白细胞增高,11例血小板升高,24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18例 C 反应蛋白升高。本组均符合 Yamaguchi 的 AOSD 诊断标准。确诊后根据病情酌情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8例完全缓解,5例1年后复发,3例2年后复发。结论 AOSD 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临床在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 AOSD,糖化铁蛋白检测有助于 AOSD 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鉴定系统,对临床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在694株大肠埃希菌中,尿液标本分离率最高(47.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60.8%,其中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有较高的耐药率,阴性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有较低耐药率.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阴性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要重视对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肺癌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浆中CEA、ET-1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血浆中CEA、ET-1水平变化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和6月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液和EBC中CEA、ET-1水平的检测。结果:(1)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和EBC中CEA水平分别为42.37±27.52ng/L和27.31±13.21ng/L,与治疗后2、4和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和EBC中ET-1水平分别为125.78±48.28ng/L和20.52±11.18ng/L,与治疗后2、4和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C中CEA、ET-1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对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144例,其中男58例,女86例;年龄65~87岁,平均(78.9±2.7)岁;摔伤98例,扭伤35例,交通事故11例。其中观察组72例,男27例,女46例,采用经股骨转子间骨折块间隙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72例,男31例,女40例,接受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8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更有优势,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接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的治疗效果,为此类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咸阳市中心医院骨科诊断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共80例,按入院时间排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接受PFNA术。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均80岁。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全部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术后随访,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无差异,术后1年Harri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行PFNA相比,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自主呼吸试验(PS-SBT)和T管自主呼吸试验(T-SBT)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预判能力的差异。方法:在标准程序化脱机流程中,使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114例入选的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进行PS-SBT和T-SBT试验,以拔管结局作为金标准,比较其在拔管结局预测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结果:PS-SBT的通过率明显高于T-SBT(92.1%vs. 77.2%),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和约登指数,PS-SBT分别为96.8%、28.6%、84.2%和0.254,T-SBT分别为86.0%、61.9%、81.6%和0.479。敏感度PS-SBT占优,特异度T-SBT占优。结论:拔管前应合理分析过早拔管和延迟拔管分别对患者产生的利弊,再决定筛选试验是选择敏感度高的PS-SBT还是特异度高的T-SB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