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制鼠抗人GL5 0分子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天然高表达人GL5 0分子的Daudi细胞为免疫原 ,人GL5 0 L92 9转基因细胞为目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筛选细胞 ,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分泌特异性鼠抗人GL5 0分子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Ab识别GL5 0的表达 ;Westernblot检测抗体对特异性细胞膜蛋白的识别 ;台盼蓝 (Trypanblue)染色细胞计数法和MTT法检测McAb对Daudi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3 H TdR法检测抗体对GL5 0 L转基因细胞介导的活化T细胞体外增殖的效应。结果 成功制备 2株分泌特异性抗人GL5 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12B11和 11C4 ;两者皆为IgG2a亚型 ;腹水效价皆在 1∶10 0 0以上 ;12B11、11C4特异性地识别GL5 0分子。 11C4McAb可以明显抑制Daudi细胞在体外的生长 ,并可抑制GL5 0 L转基因细胞介导的活化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效应。结论 成功获得了 2株特异性鼠抗人GL5 0抗体 ,其中 11C4McAb具有诱导表达GL5 0分子的B淋巴瘤细胞Daudi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 ;在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125I标记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mAb)5H6同卵巢癌细胞HO8910体外结合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荷瘤鼠体内的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方法氯胺-T法进行mAb 5H6125I标记(125I-5H6),Lindmo法计算125I-5H6的免疫活性分数;细胞结合饱和实验进行Scatchard分析计算解离常数Kd及最大结合位点数Bmax;建立荷人卵巢癌(HO8910)裸鼠模型,分析125I-5H6在体内的分布,并用SPECT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结果mAb 5H6标记率为(85.4±5.2)%,放射化学纯度为(99.2±0.5)%,125I-5H6免疫活性分数为(38.6±5.4)%,与HO8910细胞的亲和力Kd=(0.711±0.06)nmol/L.在荷瘤鼠体内特异性结合HO8910肿瘤,48小时达到高峰,放射免疫显像肿瘤清晰可见.结论125I-5H6同卵巢癌HO8910细胞在体外结合具有很高亲和力,在体内能特异性结合HO8910肿瘤,能获得优质的放射免疫图像.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稳定高表达BLys的基因转染细胞L-BLys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L-BLys细胞和天然表达BLys的HL60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株,经免疫荧光标记分析反复筛选和以有限稀释法反复克隆化培养。将获得的克隆4F7培养细胞注射入经致敏的小鼠体内,-抽取的腹水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将纯化所得的抗体作用于经BLys分子刺激的扁桃体B细胞,3H-TdR检测细胞的增殖效率。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能阻断膜型和可溶性BLys分子对扁桃体B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对这株单克隆抗体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表明,这株单抗能特异性识别人BLys分子及阻断膜型和可溶性BLys发挥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从分泌鼠抗人CD8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号:1D1)中抽提总RNA,采用简并引物,经RT-PCR扩增单抗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通过SMART-PCR扩增VH和VL基因相应的信号肽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单抗VH、VL基因及其相应信号肽序列,与人IgG1的CH基因、Cκ链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表达质粒pIRES/1D1。转染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上清与L929-CD86基因转染细胞的阳性结合率为97.6%。既而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取稳定分泌嵌合抗体的基因转染细胞株(CHO-ch1D1)。收集无血清培养基的培养上清,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经Lowr法定量。从上清中获取的嵌合抗体蛋白的得率为3.066 mg/L。经进一步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纯化嵌合抗体与L929-CD86基因转染细胞,及Daudi细胞膜型CD86分子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8.5%和95.7%。将嵌合抗体(终浓度为5μg/ml)加入到Daudi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经显微镜观察及MTT法分析,嵌合抗体对Daudi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P<0.05)。本研究获取的嵌合抗体在CD86分子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转瓶培养可溶性gp130基因转染细胞。运用免疫亲和层析法,将抗人可溶性gp130的单克隆抗体偶联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收获基因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经抗gp130单抗/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吸附,用pH 2.8、0.1 mol/L甘氨酸溶液洗脱,获取可溶性gp130重组蛋白纯品。基因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溶性gp130的表达量为100~120μg/ml,纯化后的回收率为70%~75%,SDS-PAGE电泳后出现一条蛋白曲带。经Western blot分析,纯化的可溶性gp130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将可溶性gp130(终浓度为5μg/ml)与IL-6依赖性生长细胞株XG2共同培养,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出现抑制。提示经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可溶性gp130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CD40抗体或配体不同形式刺激对RPMI8226细胞增殖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RPMI8226细胞CD40基因突变在其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检测RPMI8226细胞CD40基因突变体,分析RPMI8226细胞经CD40抗体或配体四种不同方式(CD40单抗、CD40单抗包板、rhsCD40L和CD40L转基因细胞)刺激后,其体外生长曲线、细胞表型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RPMI8226细胞表面CD40信号转导体的形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RPMI8226细胞表达CD40突变体(TCA→TTA,Ser→Leu),但是该点突变并未影响hmuCD40的抗原表位.三种激发CD40活化的分子(CD40单抗、rhsCD40L和CD40L转基因细胞)并不影响RPMI8226细胞的体外增殖,但是CD40单抗包板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5±0.6)×105 vs (7.8±1.2)×105,P<0.05],并产生明显的G1期阻滞[(58.0±3.6)% vs (42.0±2.3)%,P<0.05].RPMI8226细胞上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在CD40被激活后能形成CD40信号传导的复合体.结论 RPMI8226细胞高表达一种CD40基因突变体,该突变体能在被激活后形成相应的信号传导复合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抗人 4 1BBL单克隆抗体 1F1包被 2 4孔培养板 ,加入经免疫磁珠阴性选择获得的高纯度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动态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并用3 H TdR掺入法分析单核细胞增殖 ,应用ELISA动态测定培养上清中IL 6、IL 10、M CSF和FL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发现 1F1非常有效地促进单核细胞的增殖 ,1F1组单核细胞分泌高水平的M CSF以及IL 6和FL增加 ,但 1F1组单核细胞分泌IL 10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由此表明 ,抗人 4 1BBL单克隆抗体 1F1通过激发单核细胞 4 BBL逆向信号 ,介导单核细胞分泌M CSF、IL 6和FL。上述细胞因子联合作用 ,从而促进了单核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高表达膜型B7-2分子的人恶性B淋巴瘤经胞株Daudi和B7-2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B7-2为免疫原及检测细胞株,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1株稳定分泌抗人B7-2单抗的杂交瘤,命名为6A5。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6A5属小鼠IgG1亚类。经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抗,小鼠腹水形成的阳性率为80%,腹水的收获量平均为5.9 ml/只小鼠。经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腹水中抗体蛋白的得率为1.1 mg/m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单抗6A5与L929-B7-2、PBTC、Raji和Daudi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9.9%、4.6%、90.6%和99.1%。将6A5(终浓度为5μg/ml)加入到Daudi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经显微镜观察及MTT法分析,6A5对Daudi细胞的生长在24 h内具有抑制作用(P<0.05)。以丝裂霉素处理的L929-B7-2为刺激细胞,PBTC为反应细胞,加入6A5共同培养。经MTT法分析,6A5能阻断B7-2介导的协同刺激信号,抑制PBTC增殖(P<0.05)。提示6A5是一株功能性抗体,在B7-2分子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效应性细胞迁移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异配的GVHD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术(FA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分析GVHD靶器官和异体CD8+T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肝脏高表达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ITAC)、γ干扰素诱生单核因子(MIG)、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β等趋化因子。异体CD8+T细胞上则高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和CC趋化因子受体(CCR)5。随着肝脏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加,异体CD8+T细胞迁移浸润的数量也增高。因而趋化因子及异体CD8+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的特异对应关系,促使大量异体CD8+T细胞迁移浸润并造成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和表达人可溶性OX40L重组蛋白(sOXdOL),探讨OXdOL信号在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反应中的协同刺激效应。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重组融合蛋白GST-sOX40L,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异性;采用体外T细胞和乳腺癌细胞混合培养体系,观察对T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了GST-sOX40L原核表达体系,从而进行重组蛋白的有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能被特异性单抗识别,并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显示出协同刺激T细胞对乳腺肿瘤细胞的反应性:促进T细胞生长、增殖以及IL-2的分泌。结论:成功地研制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OX40L,为体外激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