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外伤性脑梗死6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结果:62例出院时GOS评分评价:良好39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结论:本病是由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移位,致使脑血管移位、牵拉、扭曲;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凝血酶原促进凝血系统;以及受基底节区血管解剖特点、儿童生理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其治疗为迅速降颅压,清除颅内血肿,合理应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促进脑细胞代谢药,扩容、抗凝、溶栓及高压氧等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对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1例UAP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行FAB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定量检测和比较研究,同时严密观察31例UAP患者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周内,血清FABP异常(增高)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高于FABP正常的UAP患者(8%,P<0.01)。CK-MB异常和正常的UAP患者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29%(P>0.05)。结论:FABP定量测定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有重要的预报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颅内蛛网膜囊钟(IAC)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本文报告我科从1990年1月~1997年6月收治的36例IAC。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5~45岁,18岁以下20例。病程为1个月至10年。IAC发病部位:外侧裂16例,额部...  相似文献   
4.
马庆海  杨文东 《四川医学》2006,27(2):200-201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患儿红细胞膜补体受体Ⅰ型分子(CR1)的表达特点以及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慢性胃炎患儿确诊后按统一治疗方案给药,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免疫酶联(ELISA)法定量测定CR1分子的数量。结果治疗前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胃炎患儿存在红细胞CR1分子活性降低,继发RCIA功能下降。慢性胃炎患儿一旦确诊,应及时正规治疗,以免患儿长期缺乏必需的营养素而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侵袭性巨大催乳素瘤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侵袭性巨大催乳素瘤18例,均经头颅MRI和内分泌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肿瘤直径〉4cm;(2)血浆PRL〉200ng/mL;(3)高催乳素分泌或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症状。手术治疗15例,术后给以药物(溴隐亭)治疗,结合放疗。非手术治疗3例,先药物(溴隐亭)治疗,结合放疗。结果:手术组随访12例,平均随访29.5mo,肿瘤体积缩小75%;非手术组随访3例,在平均随访的24mo内肿瘤体积缩小80%;肿瘤消失各1例。PRL控制在200ng/mL以下手术组6例,非手术组2例;视力视野改善手术组6例,非手术组2例。结论:对侵袭性巨大催乳素瘤可首选药物治疗,能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和控制PRL水平,部分可达治愈的目的,从而避免手术风险。早期手术仅适用于视力视野明显急剧下降者,肿瘤卒中引起显著临床症状者,服药不能耐受或耐药者,服药出现脑脊液漏需修补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经父婴传播的感染率,探讨预防乙型肝炎父婴传播的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月,选取201例丈夫血清HBV-DNA( )、孕妇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其中注射乙型肝炎免役球蛋白组106例设为实栓组,其中HBsAb( )61例,均于孕20、24、28、32、36周肌肉注射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5次,每次200~400IU.对照组95例,HBsAb9( 54)例、HBsAb(-)41例,均未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两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时均取脐带血检测HBsAg、HBV-DVA及HBsAb,观察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及HBsAb( )百分率.结果 ①实验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25.47%(27/106),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46.32%(44/95),x2=9.528,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脐血HBsAb( )者分别为31.43%和20.00%,无显著性差异,x2=3.237,P>0.05,但实验组的HBsAb( )新生儿脐血HBsAb( )百分率(52.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BsAb( )组(35.19%),X2=4.136,P<0.05,两组中的HBsAb(-)组无一例新生儿脐血HBsAb( )者;②实验组和对照组,HBsAb( )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V一DNA( )率显著低于HBsAb(一)组,分别为X2=5.780,P<0.05;实验组的HBsAb(-)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V-DNA( )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620,P<0.05.结论 孕期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组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父婴传播.对于丈夫血清HBV-DNA( )的妇女应进行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病人,栓塞治疗23次.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7例,微弹簧圈栓塞2例,可脱性球囊及微弹簧圈栓塞1例,因球囊泄漏而再栓塞2例.结果:20例病人一次栓塞成功17例,二次栓塞成功3例.颈内动脉通畅率80%(16/20).经随访,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F-1和NF-κB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先建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模型,之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0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GF-1和NF-κ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IGF-1和NF-κB呈强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胞外基质中,偶见于泡沫细胞,胞核中NF-κB略有表达.而对照组家兔动脉壁中IGF-1和NF-κB仅在内中膜有微量表达.结论: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F-κB及其靶基因IGF-1的表达变化,可以看出其激活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免疫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50年代 (Nelson)就发现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能粘附微生物与响应的补体和抗体形成复合物 ,从而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 ,并称此现象为红细胞免疫粘附 (RCIA)功能 ,80年代 (1 981年Sicgel等 )建立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概念。红细胞表面具有 1型补体受体 (CR1 ) ,人类红细胞膜上CR1是糖肽。CR1主要配体是C3b,C4b ,ic3b ,ic4b。C3b受体具有免疫粘附功能。人体清除循环抗原和抗体免疫复合物 (CIC)的功能主要是红细胞 ,其清除作用比认为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白细胞高 50 0~ 1 0 0 0倍。因此 ,研究RCIA功…  相似文献   
10.
马庆海  杨文东 《临床荟萃》2002,17(21):1287-1288
为了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 /内皮素 (Endothelin ,E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TNFReceptor ,sTNF R)水平变化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对 2 8例患者进行了血清NO、ET 1和血浆TNF α、sTNF RⅠ、sTNF RⅡ的检测 ,旨在探讨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恶性肿瘤组 :2 8例不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