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急诊主管岗位的设立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我院从窗口服务入手,规范了急诊窗口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加强了急诊的预检分诊,开设了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急诊的服务流程[1]。我们推出了集急诊咨询、协调、分流患者等服务为一体的新岗位—急诊主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推出急诊主管岗位的背景1.患者的抱怨。导致服务投诉增多,患者满意度下降。2004年4月-2005年4月,患者的投诉30多起,严重地影响了急诊工作秩序和医院的声誉,分析其原因:(1)急诊服务方面。急诊意识不强及“首诊负责制”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医患沟通不充分[2]。另外,急诊护士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2 6 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12 8例 ,予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 132例 ,予一般治疗 ,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纳洛酮具有抗凝作用 ,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中的应用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 :将 8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对每例患者分别用吸痰管吸痰和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并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在 32例早发型VAP中 ,其病原学以肺炎链球菌等口咽部寄生菌群为主 ,而晚发型VAP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等G- 菌群为主 ,而二组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法收集标本 82例中发现 92株菌株 ,而吸痰管法采集标本只有 5 2例发现 5 3株菌株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法采集痰标本明显优于吸痰管法 ,但有一定的临床风险。 2 .早发型和晚发型VAP中 ,病原学分布有明显不同 ,早发型以口咽部寄生菌群为主 ,而晚发型以G- 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施丽琴  方琴  顾惠珍  曹利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40+142-140,142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音乐疗法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高压氧联合音乐疗法治疗25例患者,观察皮损消退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皮损有不同程度的消退。结论高压氧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有利于皮损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顾惠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48-149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对45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高压氧对39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昏迷时间和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对CO中毒患者具有苏醒早、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及病死率等优点,强调纳洛酮要早期足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5例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5例).两组均给予药物、固定、牵引等治疗.试验组加用高压氧治疗,0.22MPa,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在治疗30、60、90d后评定两组骨痂质量,比较起效人数,观察两组的骨折愈合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骨痂质量和起效人数在30d差异无显著性(P>0.05),60、90d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效果满意,能显著增加骨折愈合率,加快愈合速度,提高骨折愈合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高压氧治疗4-6个疗程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999年11月~2012年7月门诊及住院临床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压力0.22MPa,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8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对I、Ⅱ期髋的疗效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Ⅲ、Ⅳ期髋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建议早期应用,对治疗要有信心,疗程要足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挤压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以完善其护理管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917例行高压氧治疗的四肢挤压伤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各种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实施系统护理.结果: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本组患者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结论:为四肢挤压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可减少残障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孕妇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微量免疫荧光法,对1992年至1993年间1389例妊娠12至20周的孕妇,于初诊时采集宫颈管内分泌物及孕妇肘静脉血,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和抗体,并对已分娩的772例进行了母婴妊娠结局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药物治疗放射性脑水肿以及脑水肿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1年住院的放射性脑水肿患者42例,18例为治疗组,24例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0.22 MPa,每日一次,4个疗程.分别在2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时复查头颅MRI,并测量脑水肿体积进行比较,并且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强度(NFD).[结果]在2个疗程后,两组脑水肿体积均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疗程后对照组脑水肿体积虽有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而观察组脑水肿体积进一步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强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减轻放射性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