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的临床特点,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CSF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分为2组,CSF患者87例为CSF组,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22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F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CSF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SF组男性比率(69.0%)、吸烟比率(54.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8±0.06)×109/L]、红细胞分布宽度[(12.18±1.06)%]均高于对照组[40.4%、25.0%、(0.11±0.05)×109/L、(11.12±0.85)%](P<0.05)。吸烟(OR=3.266,95%CI:1.687~6.074,P=0.002)、红细胞分布宽度(OR=2.266,95%CI:1.087~4.096,P=0.004)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7.767,95%CI:4.634~12.350,P<0.001)是CSF发生的影响因素。红细胞分布宽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8%、0.19×109/L时,预测CSF发生的AUC分别为0.735(95%CI:0.638~0.835,P=0.030)、0.876(95%CI:0.842~0.916,P=0.040),灵敏度分别为50.4%、95.6%,特异度分别为86.7%、64.5%。结论CSF多见于男性和吸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CSF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确诊急性STEMI且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到院时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按照WBC水平不同分为两组,≤9.5×109/L为A组,>9.5×109/L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血管事件以及长期预后进行比较。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长期预后。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MACE发生率的比较使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多个变量与临床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36个月,两组患者的累积MACE发生率A组(4.8%)明显低于B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135,95%CI:1.011~1.275,P=0.033)、吸烟史(HR:0.689,95%CI:0.519~0.915,P=0.010)、WBC(HR:1.356,95%CI:1.005~1.831,P=0.046)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可能是影响急性STEMI且接受PCI患者的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作为一首经典名方因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广受关注.明清时期,随着"百病兼痰"理论的发展,温胆汤的功用不断向清热化痰方向衍化.本文在考察明清时期中医学著作的基础上,挖掘温胆汤及衍生方的源流,研究影响其衍化的痰证理论与衍化过程中功效的变化.同时以温胆汤代表性衍生方如黄连温胆汤、涤痰汤、蒿芩清胆汤等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李影  韩桢中 《中成药》1993,15(6):46-46
通过分析中国药典(一部)中的冲剂与日本药局方颗粒剂制剂的通则和质量标准的异同性,探讨中国药典增加中成药颗粒剂剂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冲剂与日本颗粒剂生产工艺的比较我国冲剂发展于70年代,首载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但冲剂的缺点主要为膏糖比高。含蔗糖量达80~87%。为了降低浸膏得率,以控制服用剂量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对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主动脉夹层(AD)及壁间血肿(IMH)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62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存在明显差异;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AD组与对照组相比较〈0.05存在明显差异,IMH组与对照组相比较〈0.05存在明显差异。AD组与IMH组相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以D-二聚体〈0.25mg/L为阴性标准,IMH组阳性率为58.3%,AD组阳性率95.9%,对照组阳性率8.1%。若以D-二聚体〈0.5mg/L为阈值,IMH组阳性率为50.0%,AD组阳性率87.8%,对照组阳性率4.8%。结论:D-二聚体增高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存在相关性,但D-二聚体水平相对较低尚不能作为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女科证治准绳》中妇人癥瘕治疗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女科证治准绳》中妇人癥瘕方剂进行高频中药、用药分类及性味归经等频数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妇人癥瘕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55首方剂,涉及中药109味,累计频次382次。以大黄、肉桂、当归、三棱、桃仁、木香、莪术、干姜等32味药为高频中药;其药性多温,药味多辛,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其中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补虚药和温里药;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肉桂与当归、肉桂与大黄、三棱与莪术等36对核心药组;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分为5类药组。结论 《女科证治准绳》治疗妇人癥瘕用药以辛温之品为主,反映了其治疗原则攻补兼施,主要体现为调气血、化积冷和重补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