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整形美容外科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对经过正规培训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需求逐年在增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整形外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查房、手术带教、读书报告、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个层面浅析了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扩大隆鼻手术的适用范围。方法:针对一组21例单纯鼻根部低平、鼻根最低点位置偏下的就医者,置入微小假体进行隆鼻。结果:19例求医者经过一期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例就医者出现假体下移,经再次剥离腔隙,术后胶布固定3天后恢复良好,形成了良好的鼻根黄金窝和鼻整体美观效果。结论:微小假体鼻根局部隆鼻术对单纯鼻根部低平者,通过置入微小假体,提高骨性部分,尤其是鼻根部的高度,可以获得更好的鼻外形效果。  相似文献   
3.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 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面颈部瘢痕修复的方法.方法本组患者68例,均行胸三角皮瓣预扩张,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面部瘢痕,3周后断蒂,舒平皮管,修复剩余的颏颈部瘢痕.结果 68例中61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良好,6例单侧皮瓣尖端部分血运障碍,痊愈后色素减退,1例单侧皮瓣坏死,植皮后封闭创面.结论预扩张的胸三角皮瓣转移治疗面部瘢痕,供区可拉拢缝合,皮瓣薄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到面部,不臃肿,与周围正常组织匹配,是目前面颈部瘢痕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是由革兰氏阳性、产孢、厌氧性肉毒杆菌(clostridiumbotulinum)产生的外毒素[1]。一个多世纪前,它首先被描述为肉毒中毒,这是在食用腐败腊肠后发生的严重神经性疾病。而最近这种致病因子被作为治疗工具用于大量的神经紊乱性疾病。根据其抗原性不同,肉毒毒素分为A、B、C(C1和C2)、D、E、F、G7个血清型[2]。所有的这七种血清型的肉毒毒素都是作用于神经肌接头起作用,它们和相关的特异性蛋白作用,从而抑制肌肉收缩和发汗所必需的乙酰胆碱向神经肌接头处的释放,导致被注射肌肉的瘫痪和变弱。目前,在美国市场有…  相似文献   
6.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   总被引:30,自引:15,他引:15  
目的 为减少背阔肌皮瓣切取时供区的代价,尽可能保留肌皮瓣切取后背阔肌的功能。方法 通过了解胸背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切取肌皮瓣时不将胸背神经完全切断,保留部分或全部神经的支配。手术前后对背阔肌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进行检查,了解术后保留的背阔肌功能。临床应用20例修复下肢或前臂软组织缺损或伴骨外露。结果 19例移植皮瓣成活良好,保留的背阔肌有收缩功能存在。结论 在切取一定大小的背阔肌皮瓣时,保留胸背神经的支配,可减小背阔肌的功能损失,使供区的代价降低,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相似文献   
7.
马显杰  夏炜  张辉  鲁开化  郭树忠  韩岩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787-788,i0004
目的:探讨烧、创伤后,足背瘢痕挛缩所致仰趾畸形的治疗。方法:术中将足背瘢痕切除,彻底松解挛缩,将弓弦状伸肌腱切除部分或切断,切除部分挛缩的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使关节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在拇指内侧或小趾侧,以跖趾关节处为蒂设计逆行皮瓣,转移覆盖外露的跖趾关节,供区及瘢痕切除后创面行全厚或断层皮片修复。结果:本组7例,均采用逆行皮瓣修复,畸形完全纠正,无继发畸形。结论:应用拇指及小趾侧方逆行皮瓣转移,治疗仰趾畸形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肢体爆炸伤最佳游离肌皮瓣移植时机。方法 实验犬27只,随机分为3组,均炸伤左后肢,分别在3、7、14d的3个时间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通过创面肉眼观察、不同时间细菌含量及耐药菌含量变化、4个月后皮瓣存活率、软组织感染率、骨髓炎及骨折愈合率等指标,确定最佳肌皮瓣移植时机。结果 3d时,坏死组织已基本上清除干净,随着时间的延长,局部炎症反应加重,游离骨块中细菌数量增加,虽然软组织中细菌数量增加不明显,但是耐药菌所占的比值显著增加。4个月后皮瓣存活率存在差异;3、7d两组(早期修复组)在局部感染率、骨髓炎和骨不连发生率上明显低于14d组(晚期修复组);早期处理组4.个月时骨折愈合率为54%,明显高于晚期组(15%)。结论 四肢爆炸伤在应用游离肌皮瓣修复时,3—7d为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9.
硅橡胶假体隆鼻术是较流行的美容手术,其并发症发生率各家各有不同,而假体偏斜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自1998年至今,我们遇到7例因鼻骨下端左右不对称所引起的假体偏斜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腹部多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应用下腹部多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方法:在下腹形成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的髂腰部皮瓣及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下腹部皮瓣,二皮瓣共蒂形成双叶皮瓣,同时将其修薄,形成有轴心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两指完全脱套伤。在下腹部形成多个真皮下血管网的任意皮瓣,修复多个指背皮肤缺损伴有肌腱及骨外露的创面。供区如不能直接拉拢缝合,可取断层皮片修复供区创面.结果:本组10例中,8例采用下腹部双叶真皮下血管网轴型皮瓣修复,2例采用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任意皮瓣修复,术后效果。结论:采用多个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的创面,伤指不需并指,去脂,分指,术后外形佳,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手外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