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阴茎持续勃起2例报告杨日楷,韦志宏(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合并阴茎持续勃起为少见临床表现,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35岁,农民。因阴茎持续勃起伴排尿困难4天于1989年12月11日入院。查体:体...  相似文献   
2.
洪韶卫  韦志宏 《华夏医学》2000,13(4):463-464
脑梗塞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估计每年约有130/10万人首发本病,部分患者可复发或多次复发。笔者从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1020例脑梗塞患者,其中221例为复发性脑梗塞,占21.67%。从其余的799例首发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出22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20例脑梗塞的诊断参考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并经头颅CT确诊。在221例复发性脑梗塞中,男131例,女90例;年龄44~92岁,平均年龄66.76岁。首发至复发时间:4个月至12年,其中1年以内者28例,5年以内者80例,5~10年者106例,10年以上者7例。复…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经颅脑CT确诊的110例脑梗塞不同部位的心电图改变,发现其心电图异常达64.5%,资料显示心电图与脑梗塞部位有关,脑干梗塞其心电图异常率高,且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改变;脑叶梗塞较丘脑-基底节梗塞更易发生心律失常(P〈0.01)。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大小与左,右优良或非优势半球无关(P〉0.05)。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不规则发热、咽痛2个月,暗红色血便3天,于1995年2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开始发热,体温38~39℃,伴咽痛及轻度咳嗽,无畏寒及关节痛。门诊曾用青霉素无好转,仍不规则发热,且左咽后壁出现0.6cm×0.7cm大的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2例,分别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针(治疗1组,142例)、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2组,141例)、香丹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3组,139例)治疗.以治疗前、治疗后7,15,21 d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SS法)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采用BI记分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评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78.72%、59.71%,治疗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改善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及治疗3组(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治疗1、2组)均较香丹注射液组(治疗3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针时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伯基特氏淋巴瘤合并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韦志宏朱明霞糜贤凤患者女,14岁。因下腹部无痛性肿块半个月于1991年7月31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及右下腹分别触及4cm×3cm×3cm和5cm×4cm×3cm无痛性质硬肿块。B超提示左下腹壁及右侧附件实质性肿块。...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农民,住院号24515。因不规则发热、腹痛、乏力、纳差及消瘦4月余于1986年10月5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6月初始觉脐周及下腹持续性隐痛,间歇性低热;同年7月17日下腹疼痛加重,并排暗红色血便2次,每次量约800g左右,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曾输血输液,10余日后好转出院。此后常有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腹痛,食欲不振,体力日差,于1986年8月5日入本院中医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据国内不同年龄的各种贫血发病率统计资料,60岁以上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2.3%。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已引起普遍的关注。一、病因和诊断与青壮年妇女和儿童患者不同.在年人患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原因是各种慢性失血,特别是胃肠道的慢性失血.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食道或胃底静脉破裂、食管裂孔疝、结肠肿瘤。憩室、息肉及痔疮出血。此外反复鼻血压、支气管扩张或肺癌引起的咯血、膀胱炎或泌尿系肿瘤引起的血尿、妇科肿油引起的阴道出血等也可…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因双下肢阵发性抽搐伴频发射精2天于1990年9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感神差、乏力,尔后出现双下肢阵发性抽搐。抽搐多发生于双下肢屈曲或受机械刺激时,每次抽搐持续30~60秒,伴有阴茎异常勃起及频发射精现象,每次精液量约1.0~5.0毫升。次日症状加重,且有畏寒、畏风、发热及行走困难,饮水时咽喉部轻度发紧,无昏迷及口吐白沫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