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非留置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的换代品,留置套管针材料柔软,不易对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不易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可降低刺破静脉血管的危险性,具有操作简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系统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MST)选择肱静脉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临床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超声引导下经上臂贵要静脉和经肱静脉穿刺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穿刺途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并试图找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种置管途径在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非1次成功置管和非恶性肿瘤患者是PICC并发症发生特别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以避开血管内的不良因素,避开静脉瓣,从肘上较粗的肱静脉穿刺置管,减少了肘部运动时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以及导管在血管内外的进出,从而减少了血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可以直接选择深静脉——肱静脉行PICC置管,既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也保障了置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护理理念中人文关怀的研究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彤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171-17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整体护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通过对现代护理理念中人文关怀性内涵的挖掘和整理,研究护理工作中应体现出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维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原则,从而适应不同社会文化形式的需要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纪婕  赵卫红  魏婷  陶彤 《护士进修杂志》2014,(23):2146-2148
目的 研究老年血透患者直接照顾者在照顾患者期间的心理感受,了解照顾老人对照顾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老年血透患者直接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6个主题:照顾者生活模式改变;情感状态;接受现实但对未来不确定;照顾者缺乏关于血透相关护理专业知识;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体现自我价值。结论 在研究和关注老年血透患者的同时,需关注直接照顾者的身心压力,对其提供专业的居家照护知识指导及心理疏导,以减轻照顾者心理负担,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为满足老年患者长期静脉给药治疗的需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外周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经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及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年龄>60岁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呼吸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MVV、FVC、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为13.9%(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坐-立-行"目标性锻炼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舒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并进行"坐-立-行"目标性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血清指标、血液流变学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ox-LDL、MCP-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2组Barthel指数(BI)、Fugl-Meyer、Berg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坐-立-行"目标性锻炼可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MCP-1、IGF-1水平,促进脑组织损伤修复,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并留置,间断引流腹腔积液并注入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月因癌性腹水住院治疗的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7~82岁。其中大肠癌4例,肝癌3例,胃癌1例,胰腺癌1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