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9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清CA125、CA199检测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上皮性癌预后极差,其肿瘤标志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作者将其标志物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旨在提高卵巢上皮性癌术前诊断率,同时为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宫颈肌瘤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肌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由于宫颈间质平滑肌成分含量极少 ,所以发病率低 ,占全部子宫肌瘤数的2 .4 %~ 7% [1] ,宫颈肌瘤术前易误诊 ,而且手术比较复杂、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 10 2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宫颈肌瘤 10 2例 ,均经病理切片证实 ,占同期子宫肌瘤的3.1% (10 2 / 32 90 )。发病年龄 2 2~ 5 7岁 ,平均 4 2 .1岁 ,生育期妇女 97例 ,绝经期妇女 5例 ,生育期妇女中8例未生育 (3例原发不孕 )。肌瘤最小 1cm× 1cm×0 .5cm ,最大 35cm× 2 2cm× 2 2cm。1 .2 …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宫外孕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 ,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但临床上存在病因不详 ,诊断治疗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旨在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帮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2月行宫外孕保守性手术 5 38例 ,共发生持续性宫外孕 8例 ,占保守手术 1 7% (8/ 5 38) ,其中开腹手术 4例 (4/5 38) ,腹腔镜手术 4例 (4/ 15 7)。患者年龄 2 3~ 33岁 ,平均 2 6 5岁 ,停经时间 4 6~6 5d ,平均 4 9 5d ,其中重复性异位妊娠 2例。术前血 β HCG 812 3~ 2 5 12 5mIU/ml,平均 4 5 18 3mIU/ml,而 2 …  相似文献   
4.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32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宫腔镜组与诊刮组子宫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及66.7%(P<0.01);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宫腔镜组和诊刮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1.6%和58.3%(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8±75.3) ml和(276.7±100.2) ml(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6.2±8.1) h和(53.5±9.2) h (P<0.01).结论 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性高;腹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并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4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3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发生并发症54例(1.12%)。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4.22%(13/308),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1.60%(9/563),附件手术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0.76%(22/2885),其他手术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0.93%(10/1076)。并发症种类主要为血管和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皮下出血、气肿和术中出血等。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合适的开腹时机,可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解脲脲原体血清型3在小鼠生殖道中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解脲脲原体血清型3(UU3)在小鼠生殖道中的致病性.方法 将156只昆明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A、B、c组(每组各48只)及对照组(12只)共4组.将3种不同浓度的UU3接种至各实验组小鼠阴道内,各组的浓度分别为:A组1×107 copy/g,B组1×106copy/g,c组1×105 copy/g;对照组仅接种UU液体培养基.于接种后第1、3、7、14、21、35天每次随机处死A、B、c组各8只及对照组2只小鼠,取宫颈管分泌物,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各组UU3的浓度及阳性率;取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组织,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并计算致病率.结果(1)A、B、C 3组UU3总阳性率分别为63%(30/48)、50%(24/48)和17%(8/4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后1、3、7、14、21、35 d小鼠的UU3阳性率,A组分别为8/8、7/8、6/8、5/8,4/8和0,B组分别为7/8、5/8、5/8、4/8、3/8和0,C组分别为3/8、2/8、2/8、1/8、0和0;对照组各时间点均为0.接种后1 d的UU3阳性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UU3检测阳性者中,A、B、C组的UU3浓度在接种后1、3、7、14、21 d分别为1.70×107、3.75×106和1.45×105copy/g,8.26×10+6、2.56×106和1.07×105copy/g,4.04×106、1.37×106和5.43×104copy/g,2.86×106、6.72×105和4.68×103copy/g,2.41×105、1.12×105和0 copy/g.除接种后21 d外,接种后各时间点A、B、C 3组的UU3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内接种不同时间点的UU3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接种不同时间点的UU3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接种后7~35 d,A、B、C 3组的总致病率分别为56%(18/32)、44%(14/32)和6%(2/3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后7、14、21、35 d小鼠的致病率,A组分别为5/8、5/8、4/8和4/8,B组分别为4/8、4/8、3/8和3/8,C组分别为1/8、0、1/8和0;对照组各时间点均为0.除接种后14 d外,各时间点A、B、C 3组间致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鼠生殖道局部接种不同浓度的UU3,其致病性不同.当UU3浓度≥1×106copy/g时,其致病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宫腔镜组与诊刮组子宫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及66.7%(P〈0.01);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官腔镜组和诊刮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1.6%和58.3%(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8±75.3)ml和(276.7±100.2)ml(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6.2±8.1)h和(53.5±9.2)h(P〈0.01)。结论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性高;腹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并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的XLRS1基因突变情况及其发病机制,为建立基因诊断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两个家系的XLRS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的筛选及检测。 结果 在家系1中发现Pro193Ser突变。 结论 在XLRS家系中发现XLRS1基因突变。本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XLRS 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49-15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生物一群在女性生殖道的分布。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门诊40例健康体检者和244例妇科及产科疾病患者。均排除衣原体、滴虫、念珠菌、淋球菌及以加德纳菌为主的感染。采集其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对于培养结果阳性的样本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划分其血清型。结果⑴Uu生物一群在总研究人群中的阳性率为60.5%(172/284)。其中健康体检者、不孕症、不良孕产、盆腔炎及阴道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20/40),46.3%(38/82),58.3%(28/48),66.7%(24/36),79.5%(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Uu生物一群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存在差异。⑵生物一群各血清型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体检人群、不孕症患者以3型为主,而不良孕产者则以1型为主,阴道炎患者主要为3、6型,盆腔炎患者以混合型感染居多。结论Uu生物一群各血清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血清3型的检出率最高。此型很可能普遍分布于Uu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中,是与其它血清型具有协同致病作用或条件致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卵巢上皮性癌预后极差,其肿瘤标志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作者将其标志物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旨在提高卵巢上皮性癌术前诊断率,同时为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