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纵隔子宫两侧内膜夹角对纵隔切除术后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将72例经阴道三维超声(3-diment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TVU)诊断纵隔子宫并测量两侧内膜夹角,分小角度组(<90°),大角度组(≥90°),均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纵隔切除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 ,TCRS)。术后3个月3DTVU复查及随访18个月妊娠结局。结果:72例患者术前3DTVU诊断纵隔子宫与手术诊断结果均符合。术后2组纵隔残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随访18个月,2组累计妊娠率和累计活胎分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95; P=0.080)。结论:大角度组纵隔切除术后更易发生纵隔残余,而两侧内膜夹角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声门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声嘶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和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或喉镜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6例声门区肿块中,超声检出肿块126例,CT检出肿块119例,超声对声门区肿块的检出率高于CT87.5Voo,P=0.039)。结论超声对声门区肿块的检出能力优于CT,在声门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管腹段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食管腹段的超声解剖、检查途径及正常声像图。方法:观察50具尸体解剖标本,并用体表超声检查1000例正常人食管腹段,注意其走向、解剖毗邻关系、超声检查最佳路径及声像图特征。结果:食管腹段始于膈肌的食管裂孔水平,止于胃的贲门、位置深在,经体表超声仅有两处途径可达深部的食管腹段,其中经剑突下途径的超声显示率高于经右肋间途径(94.7%vs92.1%,P<0.05),而综合两途径的超声总显示率高(97.6%,P<0.01)。结论:经剑突下途径为体表超声检查食管腹段的最佳途径,经右肋间途径则是检查的重要途径,两者结合将有助于对食管腹段的全面扫查。最后还描述了食管腹段的正常声像图表现。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超声诊断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最后临床诊断为急性排异反应的移植肾不同时期的超声表现。结果:在血肌酐升高48h内,急性移植肾明显增大,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升高。经5~7d有效治疗后RI和PI的恢复与二维表现的恢复并不同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对临床上观察疗效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高频超声、CT影像诊断资料,与其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53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有36例单发甲状腺癌,17例多灶性甲状腺癌。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和螺旋CT单独进行检查的符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病灶高频超声和CT影像特征在边界的显示率上有明显差异,CT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两者结合起来,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超声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超声、MRI及内窥镜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0.8%,MRI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5.4%,内窥镜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为98.5%.结论 超声可对鼻咽癌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能较好地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病灶与咽旁间隙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简便、科学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评价现划状态下直接观察结核病全间歇短程不住院化疗的效果,现将我市1995年~1996年的治疗规划的效果评价报道如下。1治疗对象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为本观察的治疗对象。初治的标准为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治疗<1个月者;复治的标准为抗结核治疗>1个月者。初治徐阳524例、复治涂阳219例。2直接观察治疗方法以上对病人均采用直接观察治疗.即在医护人员的面视下服药。农村病人由村医生实施,城镇病人由地段医生实施。3疗效标准判定治愈:徐阳病人完成规定的疗程,并连续2次涂片阴性,其中1次要在完成治疗时;完成治疗:涂阳病人完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呈现上升势头。术中经常遇到超过1000mL的异常出血,也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止血抢救不力,短时可威胁产妇生命。故应特别重视剖宫产术中异常出血的原因,并积极进行相应的处理。1术中异常出血的原因1.1子宫收缩乏力往往与产妇术前全身状况及手术指征密切相关,如产程过长、滞  相似文献   
9.
超声与CT在喉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在喉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疑为喉癌的声嘶患者分别对喉部进行超声和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喉癌的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95.0%(38/40),准确性为93.6%(73/78);CT的敏感性为84.2%(32/38),特异性为90.0%(36/40),准确性为87.2%(68/78)。结论超声可显示喉癌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和血供状况等信息,并可对喉癌的侵犯范围作出准确地评价,尤其是对甲状软骨是否受侵犯作出判断,优于CT对甲状软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1月~ 1999年 1月对恶性肿瘤化疗放疗中引起血小板减少症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5 1例 ,与常规升血象治疗 5 0例对照 ,获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1例恶性肿瘤化放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随机分为 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5 1例 ,男 12例 ,女 39例 ;年龄 2 4~ 6 8岁 ,中位年龄 45岁。其中乳腺癌 2 9例 ,肺癌 8例 ,恶性淋巴癌 3例 ,宫颈癌 4例 ,卵巢癌 2例 ,鼻咽癌 3例 ,黑色素瘤 1例 ,右乳腺重度间变 1例。对照组 :5 0例 ,男 16例 ,女 34例 ;年龄 2 8~6 7岁 ,中位年龄 46岁。乳腺癌 2 6例 ,肺癌 7例 ,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