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临夏州2014年至2017年流感监测的结果,及时掌握流感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本地区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网络系统,依据《流感监测方案2010版》对流感病原学监测,对本州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严密监控本地区流感疫情暴发情况。结果 2014年累计检测报告流感样病例咽拭子707份,检测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93份,阳性率为13.2%。2015年分别为720份、79份,阳性率为11.0%;2016年分别为806份、186份、23.1%。2017年分别为664份、103份、15.5%。结论 2014年、2015年主要以季节性H3为主,2016年、2017年主要以季节性H3和新甲流H1N1为主。四年来一直有少量的乙型流感阳性陪伴,2016年检出的阳性流感病毒较多但没有造成该地区大规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樊瑛珺  陈永诚 《大家健康》2017,(12):289-290
肉类食品味道鲜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了解我国肉类产品安全,从微生物指标着手进行思考尤为重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肉类产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维护百姓的核心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大数据和精准治疗的年代,标准程序实验结果网络数据已经大爆发.2005年随着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科技发展,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应运而生,不仅能够应用于基因组分析,尤其是全基因组测序的应用帮助人们加深了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为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1].TCGA-THCA试验项目将甲状腺肿瘤生物学、基因组技术、生物储藏库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标准实验大数据公布,部分甲状腺癌基因图谱全部绘制完成,但是仍然缺乏黄色人种、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为了补充这方面的数据,下载TCGA数据库中甲状腺癌相关临床资料,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对壮族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miRNA进行壮族人群qPCR验证仍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改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凝血纤溶紊乱功能的情况。方法:给予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单纯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10例健康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有好转(P<0.01或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无好转(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有好转(P<0.05),对照组uPA水平有好转(P<0.01);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和PAI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或P<0.05)。结论:中药可改善介入治疗HCC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配合穴位外敷对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西瓜霜治疗;A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胸腺肽;B组行吴茱萸穴位外敷;C组同时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及吴茱萸穴位外敷;D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及吴茱萸穴位外敷。对比五组的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A组、B组、对照组三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C、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B组及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C、D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较A、B组及对照组短(P0.05),且D组明显较C组短(P0.05);五组治疗前CD_3~+、CD_4~+、CD_8~+及CD_4~+/CD_8~+均无明显差别(P0.05);B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仍无明显差别(P0.05),A、C、D组三组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无明显差别(P0.05),但均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穴位外敷能有效的改善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探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术后不同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三阴组乳腺癌特点。三阴性乳腺癌发病以≤50岁、绝经前、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不同时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高于非三阴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特点为年龄小、绝经前、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局部复发、远端转移率高,与肿瘤直径无关。预后争议明显,可能存在其它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及两者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分析ER在癌旁组织的表达特点。结果:11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乳腺增生性病变104例,上皮良性肿瘤34例,其他乳腺良性病变6例,乳腺上皮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类型(P<0.05)。90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癌86例,导管内癌3例,肉瘤1例,浸润性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P<0.05。乳腺癌患者恶性肿瘤家族病史关联度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67.1%的乳腺增生患者存在3种及以上病理变化。乳腺癌旁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均有ER高表达特征。乳腺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P<0.05)。结论: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复杂乳腺良性病变,该种病变中ER高表达、不典型增生的演变过程与乳腺癌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中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费用、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227.7±18.3)分钟,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139.6±12.8)分钟,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8476.8±2044.7)元,对照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4102.7±1385.4)元,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35.4±7.4)ml,对照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57.8±6.9)ml,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瘢痕小等优点,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术者使用腔镜操作缺乏触感,灵活性不足,使患者手术的时间被延长,增加了患者住院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中老年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7例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依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组织学分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对患者进行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uminal B比例最高,其次三阴性型、Luminal A、和HER-2过表达型,比例分别为59.9%、15.0%、13.1%、12.0%。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以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四个分子亚型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阴性型和HER-2过表达型远处转移率明显的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3年生存率明显的高于三阴性型、HER-2过表达型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中老年性乳腺癌不同的分子亚型与预后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