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基于表面肌电图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的研究方法和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宇豪  程文 《肿瘤学杂志》2020,26(7):650-654
摘 要: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依赖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活检等。全文对传统的早期诊断方法作一概述,并对新型光学成像技术、肿瘤标志物、基因检测位点、改良膀胱镜以及多种方法联合检测等方法的优劣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工智能(AI)引导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和联合穿刺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以评估联合穿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2年4月开始收集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3.0T mp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可疑病灶(PI-RADS评分≥3分)继而接受AI引导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一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PI-RADS评分、穿刺组织Gleason评分等。穿刺前先将mpMRI影像数据导入实时融合成像系统,图像融合完成后,以显示的可疑PCa病灶为靶目标,先对靶目标行靶向穿刺2至3针,再继续行系统穿刺12针。将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结果定义为联合穿刺结果。比较不同穿刺方式PCa检出率、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和病理Gleason评分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估其在不同PI-RADS评分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20例患者中共检出PCa 118例。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的PCa检出率分别为40.45%和43.64%,差异无...  相似文献   
4.
JAK-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条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内最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在不同的环境和因素刺激下,可分化为促炎和抗炎两种类型,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然而,在炎症因子刺激下JAK-STAT信号是如何激活的,JAK-STAT又是如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和炎症走向,其机制并不明确。本文综述了JAK-STAT与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调控的最新进展,旨在阐明JAK-STAT在巨噬细胞炎症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机体炎症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PCSK9抑制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超高危ASCVD患者138例,划分为术后单纯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他汀对照组(n=100)和他汀联合PCSK9降脂治疗的PCSK9抑制剂组(n=38)。用药3月后复查血脂水平,观察血脂降幅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多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他汀对照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的男性比例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率低,多次PCI史率低(P<0.01),多血管床病变率低,术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率低(P<0.05)。接受降脂治疗后与他汀对照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LDL-C明显降低,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 mmol/L)组和LDL-C平均降幅降低程度的统计学差异为(P<0.01),LDL-C(<1.8 mmol/L)组降低的统计学差异为(P<0.05)。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肝肾功损害及血糖升高,PCSK9抑制剂组患者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 PCSK9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超高危ASCVD患者的LDL-C水平,显著提高其LDL-C达标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一般可分化为促炎(M1)型和抗炎(M2)型两大类,针对巨噬细胞极化调控成为炎症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一个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促炎信号通路的启动,并促进M2型巨噬细胞抗炎信号的表达。本文主要综述了PPAR-γ在巨噬细胞抗炎症反应中的关键作用,以及PPAR-γ激动剂在脓毒症、肠道炎症、代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去卵巢大鼠为更年期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与凋亡的变化,探讨维生素E(VE)对老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以正常成年大鼠(假手术组)和去卵巢大鼠(老年对照组)为对照,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VE:5 mg/kg(小剂量组)、15 mg/kg(大剂量组),连续注射9周。采用比色法测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心肌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T-SOD与心肌GSH-PX活力高于去卵巢大鼠,低于假手术组;大剂量组T-SOD与GSH-PX活力高于小剂量组;Hoechst荧光染色显示,VE大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少于小剂量组,但多于假手术组,小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与去卵巢组相似。结论大剂量VE可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延缓围绝经期妇女心肌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8.
JAK-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条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内最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在不同的环境和因素刺激下,可分化为促炎和抗炎两种类型,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然而,在炎症因子刺激下JAK-STAT信号是如何激活的,JAK-STAT又是如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和炎症走向,其机制并不明确。本文综述了JAK-STAT与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调控的最新进展,旨在阐明JAK-STAT在巨噬细胞炎症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机体炎症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