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西武鸣华侨农场4158人进行基线普查,410人进行膳食调查和作8小时夜尿电解质测定,并将高血压低发区广西的资料与高发区的北京作对比.结果显示,体重指数高是高血压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体重过重又与膳食中摄入碳水化合物和总热量大有关.另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钠,膳食中摄入钠高,尿Na和Na/K比值高者,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亦高.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是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过去,由于认识不足,本病常被忽略或误诊。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作了较多研究,本病才逐渐受到重视,病人的发现亦不断增多。为了探索心肌病的自然患病率及其发病因素,以便开展心肌病的防治工作,我们于1978年在南宁地区六个县进行了心肌病的普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4年经询问病史,体检和 ECG 检查,确定无心血管病的健康壮族农民98人(男55,女43)年龄20~72岁。采用心脏程序剌激仪,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其窦房结功能,结果如下:①年龄与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和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的关系:本组的正常 SNRT 均值为1079,G±185.18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莨菪类药治疗冠心病已有报道,但用东莨菪碱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报道不多。为了观察该药的疗效,我们1981~1982年期间,对12例此型患者收住院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根据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广州)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男性4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符合下两条件之一者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心肌病的病因,1980年7月我们对1978年在马山、大新、龙州、武鸣、横县、宾阳六个县普查发现的心肌病人,进行了随访;并同时作了营养调查,以阐明心肌病与营养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们在广西南宁地区宾阳、武鸣、横县、马山、大新、龙州六个县开展心肌病普查,共查66632人,发现原发性心肌病56例。其诊断系根据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心肌病学术讨论会拟订之标准。本文为此56例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82年共收摘循环系统的文献262篇。兹分12方面简述之。一、实验研究:共18篇。孟竞壁等造成狗急性心肌缺血,然后,电针两侧内关,结果纠正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高龄老人的长寿因素,我们于1979年底至1980年春,对南宁地区宾阳、武鸣、上林、马山、龙州、扶绥、凭祥、隆安、崇左、天等11个县市80岁以上老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摘要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①高龄老人在人群的比例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初步调查上述县市80岁以上老人,共有5665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28.89/10万。其中男性2072人占36.6%,女性3593人占63.4%。高龄老人各年龄组比例分别为:80~85岁组占69.7%  相似文献   
9.
先后2次对广西心血管病防治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膳食调查,结果示血压水平及主要心血管病发病率均较低,其膳食结构特点:①总热量与生理需求量相平衡;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搭配较合理;③低盐饮食;④植物纤维素食物丰富。这对预防心血管病有利。体重指数、钠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动物蛋白质对血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毓华  唐奇光 《广西医学》1989,11(6):345-347
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是近十年来国内应用一种新技术,几年来我院应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脑血栓等病),在临床上确有良好效果,根据微循环学说的临床应用,心脑血管病确实有微循环障碍的变化,我们试图通过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微循环变化观察,以其探索体外反搏与微循环改善的内在联系。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