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KOA患者分为热敏灸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热敏灸组患者给予热敏灸治疗,冲击波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热敏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入选患者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随访6个月时其WOMAC评分[分别为(20.23±11.21)分和(25.41±10.25)分]及相应疗效结果(患者临床痊愈率分别为26.7%和23.3%)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患者(P<0.05),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热敏灸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提示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与国产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氢氯噻嗪和依那普利,并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结果按疗效判断标准,28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肝功能衰竭(肝衰竭)发病率也高于其他国家。随着对肝衰竭的不断研究和认识,其分类也越来越细,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由于起病急、治疗手段有限、病死率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陆小波 《中国保健》2005,13(24):7-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T3、FT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T3、FT3的水平, 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有并发症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 治疗后T3、FT3明显上升(P<0.001).T3、FT3与FBG、PBG呈负相关(P<0.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T3、FT3对糖尿病病情估计、判断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输注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单纯丙泊酚组(C组)。A组患者取双侧合谷、劳宫、内关和外关穴位粘贴电极电刺激20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且维持通电直至检查结束。B、C两组不行电刺激,麻醉开始前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3组患者均行静脉输注丙泊酚麻醉,分别记录入室后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诱导用量和总用量及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间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早于B组、C组[(220.3±110.5)s vs(285.6±109.4)s、(290.1±105.1)s,均P0.05];C组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大于A组、B组[(288.5±26.7)mg vs(225.1±30.2)mg、(230.4±29.3)mg,均P0.05];C组的诱导用药量亦大于A组、B组[(193.7±42.3)mg vs(152.3±36.1)mg、(155.4±40.5)mg,均P0.05];检查过程中A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较B组和C组平稳;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C组[3.3%(1/30)vs 26.7%(8/30),0%(0/30)vs 20.0%(6/30),均P0.05];A组供氧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6.7%(2/30)vs 33.3%(10/30),P0.05];术后调查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及不适记忆。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输注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不良反应少,且能减少患者的麻醉药用量、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可有效地应用于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早期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后患者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对照组(41例)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GLP-1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的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GLP-1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PG、2hPG、GLP-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早期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GLP-1水平升高,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与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 LA)及认知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将10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合并LA组和单纯脑梗死组,采用酶循环速率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试LA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结果:脑梗死合并LA组Hcy浓度为(18.8±4.4) μmol/L,单纯脑梗死组为(13.8±3.5)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Hcy水平随LA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Hcy与LA关系密切,Hcy水平越高,认知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CD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CD检查结果,并以Glasgow预后评分(GOS)为标准,判断血管狭窄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管狭窄组99例和非血管狭窄组33例,结合CT和MRI检查再将血管狭窄组分为责任血管组70例和非责任血管组29例。随访6个月,血管狭窄组和非血管狭窄组愈合优良率分别为41.41%及75.00%(P0.01)。责任血管组与非责任血管组愈合优良率分别为35.71%及55.17%。结论 TCD检查发现合并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合并血管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6年7月至12月,对有反复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排除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后,用咽拭子方法采集患儿标本58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获得阳性病例13例,阳性率占224%。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58例中男32例,女26例,男:女=1.3:1。年龄<3岁1例,~6岁8例,~9岁31例,~12岁18例。其症状表现反复腹痛(上腹部及脐周)58例,呕吐6例,食欲减退11例,暖气、腹胀18例,黑匣2例。病程<2个月2例,~半年16例,~1年38例,>1年1例。1.2方法①标本采集:用潮湿棉签,在患儿咽部剧统一圈,最好…  相似文献   
10.
血脂及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脂、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40例冠心病与40例健康志愿者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结果冠心病组TG(1.78±1.23mmol/L)、LDL-C(4.36±1.25mmol/L)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DL-C(1.11±0.28mmol/L)较健康对照组减少,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及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可用于冠心病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