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于2011、2013年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相继嵌入抗菌药物医嘱的相关干预程序,实施对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信息化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5.7%降到19.2%(清洁切口使用率从98.4%降到11.4%),使用强度从24.7DDDs降到11.9DDDs(其中外科从26.2DDDs降到19.3DDDs),病原学送检率稳定在80%左右;医保专项扣款也明显减少。结论:抗菌药物医嘱的信息化控制有效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有助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癌症化疗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燕萍  夏庆民 《实用肿瘤杂志》2007,22(3):278-280,F0003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ebrile neutropenia,FN)是癌症化疗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常导致此后的化疗剂量减少,化疗间隔延迟,降低治疗的有效率,影响远期效果;更严重者造成患者死亡。据报道FN有4%~21%的死亡率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认为是癌症患者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70年代初提出了用于所有FN者的标准管理方法:住院治疗和静脉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方法 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2012年12月31日之前的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两位作者独立从文本和表格中提取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及样本量.运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分析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3篇,共计2915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收缩压下降1.52 mmHg[95%可信区间(CI):-2.35~-0.68,P=0.0004],舒张压下降1.02 mmHg(95%CI:-1.70~-0.34,P=0.003).若基线血压≥140/90 mmHg,他汀类药物组收缩压下降 2.28 mmHg(95%CI:-3.57~-1.00,P=0.0005),舒张压下降1.87 mmHg(95%CI:-3.12~-0.62,P=0.003);基线收缩压<140/90 mmHg,他汀类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P均>0.05).在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亚组分析中,阿托伐他汀可使收缩压下降4.04 mmHg (95%CI:-6.43~-1.65,P=0.00009),舒张压下降2.67 mmHg(95%CI:-4.32~-1.02,P=0.002),其他他汀类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P均>0.05).他汀类药物治疗(3~6)个月时降压效果最明显.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与基线血压相关,当基线血压高于140/90 mmHg时降压效应显著,以阿托伐他汀的降压效应最为明显,且治疗3~6个月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亚  阮燕萍  俞洋 《健康研究》2016,(4):401-40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下半年在我院进行各类乳腺癌手术的595例患者资料,分为新辅助化疗组(112例)和直接手术组(48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比较,除手术类型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较直接手术组高(P=0.016);不同手术类型下,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差异有所不同.结论 新辅助化疗有可能是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其合并心血管异常(CA)的疾病谱,为ART胎儿合并CA及其围产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CA的ART胎儿243例。总结并分析其合并CA类型以及预后分级情况。结果:243例ART胎儿中,合并CA以心室-动脉连接异常为主(67/243,27.6%),其次为心室/室间隔异常(47/243,19.3%)和动脉系统(含动脉导管)异常(45/243,18.5%)。合并CA最常见为单纯室间隔缺损(33/243,13.6%),其次为永存左上腔静脉(28/243,11.5%)、右位主动弓(26/243,10.7%)。胎儿CA的预后分级中,Ⅰ、Ⅱ级的占比为63.0%(153/243),Ⅲ级为26.3%(64/243),Ⅳ级为10.7%(26/243)。结论:ART胎儿可合并各种CA,以室间隔缺损较多见。建议对ART胎儿常规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情况,为ART家庭的咨询提供更多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儿童马凡综合征(MFS)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MFS的59例患儿的影像学及临床检查资料,观察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12例诊断为MFS,6例诊断为潜在MFS,其中11例存在家族史,7例为散发病例。上述18例中,4例存在主动脉窦部增宽,11例存在主动脉窦部扩张,1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合并肺动脉窦部扩张;8例二尖瓣受累,5例二尖瓣脱垂并中—重度反流,5例三尖瓣受累;1例同时存在二尖瓣及三尖瓣脱垂而接受二尖瓣成形术;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 儿童MFS中,以主动脉窦部增宽或扩张最为常见,可合并二尖瓣脱垂;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儿童MFS。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抗生素使用基本情况 ,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 2 0 0 3年 9月出院的 75 8份肿瘤患者的住院病历。结果 :肿瘤患者预防性用药率高 ,化疗、放疗、外科三大科室在抗生素的选择使用上有差异 ,外科用药相对不规范。结论 :应重视抗生素应用知识宣教 ,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pHCM)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1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入院治疗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5例,其中49例诊断为心房颤动(观察组),76例无心房颤动(对照组),心房颤动组平均年龄65.5岁,男性比例59.2%,非心房颤动组平均年龄59.5岁,男性比例84.2%。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治疗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HCM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年龄更大、纽约心功能分级Ⅲ者更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更低、射频消融术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P<0.05)。两组心脏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3.170,95%CI:1.124~8.942,P=0.029)、LAD(OR=1.287,95%CI:1.149~1.440,P=0.000)是该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左心室后壁厚度与...  相似文献   
9.
阮燕萍  余元明  俞洋  朱逸 《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19-1121+1125
目的分析PICC置管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伴发疾病种类、体质指数、住院期间主要治疗、PICC置管部位、置管静脉、导管类型、带管住院次数、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总留置时间等因素,分析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导管类型(BD PICC导管)、患者居住地(非城镇)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均次住院留置时间(14d)是保护因素。结论导管类型、均次住院留置时间、患者居住地是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合理选择导管类型,规范进行导管维护,加强出院带管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和控制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阮燕萍  张文英 《护理研究》2005,19(12):1107-1108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国内外大量研究[1,2 ] 证实 ,化疗药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等途径对操作人员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 ,严重者发生脏器损害、致畸、致癌、致突变。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意识到并着手建立了配有生物安全柜的化疗配制中心 ,实行肿瘤化疗药物的集中配制和供应。因此 ,作为聚集了大量化疗药物的配制中心 ,其安全防护管理尤须加强 ,以避免成为巨大的污染源 ,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损害。1 操作环境安全管理  办公室和化疗配置间应有明确的分区 ,配备淋浴房。配制间为限制区 ,须有单独的洗手设施。在配置间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