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术中保暖联合或不联合术前1 h保暖,对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低体温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女性择期腹部手术常规全身麻醉患者。10例不给于保暖措施(G1组);10例术前1 h联合术中保暖(G2组);10例仅术中保暖(G3组)。各组患者每30 min记录体温一次。结果 G2组患者手术2 h内体表和核心体均温高于G1组,其术中90 min和120 min核心体温高于G3组(P<0.05)。G2和G3组术后拔管较早且无寒颤反应;G1组手术结束时体温较低且5例患者发生寒颤。结论术前1 h联合术中保暖能避免全麻手术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寒颤发生,给拔管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盐酸帕洛诺司琼在全身麻醉手术中诱导前给药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缓解效果及与地佐辛疗效差异。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于笔者医院行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患者15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帕洛诺司琼组(Pal组)、地佐辛组(Dez组)、安慰剂组(Con组),每组各50例。麻醉诱导前,Pal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Dez组注射地佐辛5mg,Con组注射5ml生理盐水,咪达唑仑镇静后,快速推注1%罗库溴铵0.6mg/kg。观察3组患者罗库溴铵注射前Ramsay评分,注射后四肢退缩反应评级、平均血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清醒后1h不良反应。结果 Pal组和Dez组四肢退缩反应评级明显低于Con组(P<0.05)。Pal组肢缩反应评级明显低于Dez组(P<0.05)。3组患者罗库溴铵注射后Ramsay评分、MAP、HR、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l组无恶心、呕吐、寒战、头晕、头疼等不适。结论 盐酸帕洛诺司琼在全身麻醉手术中诱导前给药能有效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不干扰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更有效模仿临床脑缺血后发生抽搐的情况,深入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在成年大鼠建立一种缺血诱发的抽搐模型.方法 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和双侧椎动脉,将动物体温保持在39.5~40.5℃之间,用小动脉夹依次夹闭上述四条动脉15 min,在恢复血流后动物继续维持在此温度15 min,然后移至室温.对照组大鼠仅接受手术,不做缺血处理;利用行为学观察法、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脑电监护法评价两组实验动物清醒后的差异.结果 接受缺血处理的大鼠100%发生了抽搐,海马细胞广泛受损,脑电图显示大鼠发生抽搐;对照组大鼠未见异常.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可靠的使大鼠发生脑缺血后抽搐的模型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与全麻联合外周神经阻滞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急慢性疼痛及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