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砷酸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以成熟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脾大为主要特征,在诊断上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混淆,治疗效果常不理想.近3 a来,用亚砷酸(As2O3)治疗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研究高危M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LD-Arac10~15mg/m2,每12h1次皮下注射,15~21天1疗程,间隔10~15天重复。沙利度胺100mg·d-1,早、晚2次口服,无严重副作用者每周递增50mg·d-1,最大剂量300mg·d-1。结果完全缓解12例(44%),部分缓解6例(22%),3例进步,6例无效,总有效率66%。9例(33%)在治疗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LD-Arac和沙利度胺治疗高危MDS确有明显疗效,无严重骨髓抑制,无感染及出血,明显改善高危MDS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蛋白 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以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为其特征 [1 ] ,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故误诊、漏诊率较高 ,我们发现一个遗传性蛋白 C缺陷症家族中 2例均经过较长时间的误诊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34岁 ,以反复发作下肢肿胀、疼痛 1a入院。1a前因受凉诱发左下肢肿胀、疼痛 ,曾以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等诊断 ,给予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川芎嗪、肝素、抗生素以及中药等治疗 ,下肢肿痛一度减轻 ,后因劳累先后发作数次 ,症状同前 ,波及右下肢 ,彩色多谱勒探查提示双侧静…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老年血液病的病种构成情况,为合理配置社会医疗资源,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早防早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827例老年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血液病患者共827例.男女性别比1.06∶1.老年血液病患者有逐年上升趋势.老年血液病病种前5位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院内死亡22例患者中恶性血液病占68.2%.结论 8年来老年血液病诊治人数逐年增多,恶性血液病是死亡首因.应加强老年血液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化疗,治疗组在VAD方案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起始量100mg/d,每晚顿服或分早晚给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2周增加100mg,最高剂量不超过600mg/d,维持此剂量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5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在对症处理后,症状均较快缓解。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耐受性好、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铁代谢及Hb的影响,为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4名少年女性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8)。实验组每晚在低氧房(模拟海拔2500米)内居住11h,白天照常训练,每周进行3次低氧下7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对照组常氧居住、训练,每周再进行3次常氧下8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训练。两组运动员的平原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相同,实验共进行25天。测试指标包括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结果:实验组Hb、SI、TIBC在实验后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5),SF显著下降(P<0.05),sTfR在第22天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1)25天模拟海拔2500米的HiHiLo可提高贫血和铁缺乏运动员的Hb水平,可促进运动员对铁的转运、细胞内摄入以及铁储备的动用;(2)两组运动员均存在严重的铁缺乏,且在实验后缺铁状态并未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及发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史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本院收治的14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学特征。结果巨幼细胞贫血患病在年龄分组中明显呈现两高峰,即10~20岁组及60~80岁组发病人数明显较高。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初始的误诊率较高。结论各种原因导致的营养膳食缺乏或不足是当前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学生及独居老人的营养膳食补充应引起临床及公共卫生专家重视;注意早期防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 HAL )属高危白血病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 0× 10 9/ L ,早期病死率高 ,临床缓解率低。自19 95年以来 ,我们应用安吖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HAL 2 9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 HAL 患者 51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59岁 ,平均 3 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 L ) 1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中 M2 6例 ,M5 2 8例 ,慢粒急粒变 6例 ,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 2 9例 ,对照组 2 2例 ,两组的突出表现为高粘滞血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