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初步建立该地区妊娠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范围,分析该地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临床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来该院检查的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查的结果,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甲状腺激素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根据妊娠妇女的孕周分为≤12周早孕组(T1组),12~28周中孕组(T2组),≥28周至分娩晚孕组(T3组),每组通过病历信息筛查参考个体120例,另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健康的非妊娠妇女60例为健康对照组,按照美国生化研究院推荐的方法建立妊娠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范围来筛查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结果该研究6 184例妊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其中T1组1 984例,T2组3 168例,T3组1 032例。各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TPOAb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6.53%、15.75%、12.89%,TPOAb阳性者的甲状腺功能患病率高于TPOAb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较高,建立适合于该院的妊娠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并加强对妊娠各期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在肿瘤、血液病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作用,进一步证实白细胞过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2007年我院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使用滤白机采血小板的情况,并通过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血小板有效输注及24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与未进行白细胞滤除的机采血小板输注相比较。结果:过滤机采血小板和未过滤机采血小板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滤机采血小板和未过滤机采血小板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CC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滤器能有效地减少机采血小板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且不影响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高危男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泌尿外科就诊的尖锐湿疣、自诉高危行为男性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技术检测常见的23种HPV基因亚型。结果共检测1147例样品,其中阳性669例,阴性478例,阳性率为58.33%,其中单一型感染者392例,占总阳性率的58.59%,二重及以上感染者277例,占总阳性率的41.41%。669例阳性样品中23种HPV基因亚型均有检出,总出现1168项次,其中低危型以HPV6、11、43型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29.97%、16.52%、5.99%,高危型以HPV16、52、59型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7.02%、5.22%、3.77%。按年龄分组小于20岁的61人,阳性45人,阳性率73.77%,其中单一型感染占17例(27.87%),多重感染占28例(45.90%);21~40岁有946人,其中阳性536人,阳性率56.77%,其中单一型感染326(60.71%),多重感染占211 (22.30%);大于41岁有140人,其中阳性87人,阳性率62.14%,其中单一型感染49 (35.00%),多重感染占38(27.14%)。结论东莞地区男性HPV感染以6、11、16型为主,感染在小于20岁男性以多重型感染为主,大于20岁男性以单一型感染为主,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及感染亚型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20例急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比较输血前常规用药是否能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i并通过对120例输血反应的处理进行分析,总结较为安全有效的处理方式。结果总的输血反应率为2.0%,各类血液成分输血反应率有一定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5);输血前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比较,其输血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0.096,0.11,0.015,0.342,P〉0.5);地塞米松、冰敷、121服百服宁等对治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s,FNHTR)有效,非那根对治疗FNHTR无效,地塞米松、非那根及扑尔敏等抗组胺药对过敏反应有效。结论输血前用药预防输血反应的作用不明显;非那根等抗组胺药对治疗FNHTR无效。明确输血反应的种类并对症治疗,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就诊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采用深圳亚能公司生产的核酸提取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和反向斑点杂交(RDB)试剂检测23种常见的HPV基因型。统计HPV的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结果总共检测2 816例标本,HPV阳性标本数为1 018例,总感染率为36.15%,其中高危型占68.86%(701/1 018),低危型占31.14%(317/1 018)。高危型以HPV52、58、18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3.7%(139/1 018)、7.0%(71/1 018)和4.9%(50/1 018),低危型以HPV6、16、43 3种亚型为主,分别占11.3%(115/1 018)、10.6%(108/1 018)、9.3%(95/1 018)。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年龄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4.36%、33.27%、41.96%、38.24%、30.11%、33.62%。HPV单一感染率为68.27%,混合感染率为31.73%。结论东莞地区HP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HPV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的发生率及基因谱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血液,根据血常规、电泳结果筛查疑似病例,再进行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BD)确诊地贫类型。结果 7 845例样本中疑似病例1 132例,疑似病例中检出α和β地贫共662例,地贫基因总携带率为8.44%(662/7 845)。其中α-地贫412例,占5.25%,最常见的为αα/--SEA、-α3.7/αα两型分别占α-地贫的61.17%和17.48%,还检测出1例HKαα/--SEA混合型;β-地贫250例占3.19%,最常见的为βCD41-42/βN、βIVS-Ⅱ-654/βN、βCD17/βN这3型分别占β-地贫基因型的37.6%、23.2%和16.0%;α-地贫复合β-地贫12例占0.18%。结论广东省东莞市为地贫高发地区,应该加强婚前检查、遗传咨询,减少地贫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滤白手工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并就其与机采血小板进行比较,为临床如何选择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5—2008年临床血小板用量,了解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对40例患者输用62次滤白手工血小板和67次机采血小板的比较,用血细胞计数仪分别计数血小板输注前后20~24h的数,根据输注后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及临床出血症状有无改善进行疗效判断。统计2007年全年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的输血反应率。结果: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输注后的CCI和PP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输血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滤白手工血小板的应用能大量节约血资源,值得临床推广,滤白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具同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别感染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50例,C基因亚型5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DNA载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ADP、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检测。结果不同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基因感染者ADP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DP水平与AST/ALT、PT、TBIL、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452、0.397、0.459、0.532、0.591、0.591,P值均0.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基因亚型感染的患者血清AST/ALT、HBV DNA载量和H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基因型感染者高于B基因感染者,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C亚型感染组血清ADP、AST/ALT、HBV-DNA、HA四个指标水平高于B亚型感染组,提示C基因亚型感染者病毒复制更活跃,有更强的致病力,感染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肝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8岁,2013年9月25日产科门诊就诊,停经56 d,要求终止妊娠,孕4产2,自述第一胎曾因经济原因,在私人门诊未做任何检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第二胎和第三胎在他院顺产,当时检测凝血功能提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94畅3 s,而患者生产婴儿时亦无任何出血不止和血栓形成现象,临床医师未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措施。患者B超提示单活胎、早孕,遂来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前筛查发现其凝血功能APTT 146畅4 s,而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和凝血酶时间( TT )均正常,血小板数目和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查:体温36畅5℃,心率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87 mmHg (1 mmHg =0畅133 kPa),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无苍白、无皮疹、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肺查体阴性,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无肝素和维生素K治疗史。进一步完善相关凝血相关实验室检查:(1)凝血纠正试验:将正常混合血浆(5份结果正常的标本)与患者血浆1∶1混合,混合后立即检测APTT为32畅5 s,提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缺乏。(2)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血小板213×109· L-1、PT 11畅3 s、APTT 146畅4 s、FIB 2畅74 g/L、TT 17畅7 s、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vWF因子检测均正常、狼疮抗凝物阴性。提示高分子量激肽原( 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 , HMWK )或者激肽释放酶原(PK)等接触性因子缺乏。(3)接触因子鉴别和激肽释放酶原试验:主要鉴别Ⅻ因子、HMWK 和PK缺乏症。延长APTT试验的第一步温育时间(即加氯化钙之前的时间),PK缺乏症随着温育时间延长APTT时间逐渐减低,而Ⅻ因子和HMWK缺乏症APTT时间不随温育时间而变化。本例患者在温育时间6 min和12 min的后APTT的检测结果分别为62畅5 s和34畅1 s,APTT减少趋势,为了确诊,检查PK,证实为PK缺乏症患者。为进一步消除手术风险,行快速血栓弹力图测试。(4)快速血栓弹力图测试结果:反应时间为0畅5 min,凝血时间为2畅1 min,角为69畅8,最大振幅为53畅8 mm,凝血综合指数为0,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手术中出血不止风险低。实验室工作人员告知临床医师快速血栓弹力图测试结果正常,术中出血风险低,患者于2013年9月27日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无出血不止现象,恢复良好,半个月后随访,患者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mini CAP Flex Piercing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学性能。方法:精密度评价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颁布的EP15-A3文件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测量范围评价按照EP6-A2文件的要求进行;准确度评价使用EP9-A2文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并计算其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采用C28-A2文件的方案进行;收集异常高值和异常低值的新鲜标本进行携带污染率的评价;收集确诊的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的标本进行抗干扰能力的评价。结果:检测系统检测HbA1c浓度在4.50%和7.50%时的重复性精密度分别为1.14%、0.70%,期间精密度分别为1.80%、1.36%;当HbA1c浓度在3.6%~12.1%时检测结果呈线性;与日本arkray公司的HA-8160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比较,回归方程式为y=0.995x-0.177,线性相关系数R~2=0.994,相关性较好,在医学决定的水平10%、16%处的偏倚分别为-2.77%、-1.61%均小于5.0%;携带污染率为1.18%小于3.00%可接受;选取的20份健康参考个体,其HbA1c检测结果均在3.6%~6.1%,参考区间可用;对广东地区常见的血红蛋白变异体HbE、HbS、HbC、HbD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携带污染率、生物参考区间均符合临床检测的需要,在抗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干扰能力上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