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通心络胶囊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心肌缺血的方法,观察通心络与合心爽的抗缺血作用及其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通心络、合心爽均能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后大鼠心电图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心络、合心爽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两组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通心络组、合心爽组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并有抑制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升高的趋势。结论通心络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与合心爽疗效相当,通心络能够调整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血管舒/缩物质水平及神经内分泌功能,提示通心络对于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王  张育 《中国血液净化》2006,5(12):826-828,838
目的 观察在将1.75 mmol/L钙浓度的透析液(1.75 CaD)改为使用1.50 mmol/L钙浓度透析液(1.50 CaD)进行长期透析后,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以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长期使用1.75 CaD的患者,且透析前血钙正常的患者72例,观察其透析前后血钙、血磷、iPTH和AKP浓度在改用1.50 CaD透析12个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改用1.50 CaD后,虽然透析前钙磷乘积并没有降低,但透析前、后血钙均有降低(P值分别<0.05和0.01);血iPTH及AKP水平显著升高(P值分<0.01和0.05).结论 对于使用1.75CaD而透析前血钙正常的患者,改用1.50 CaD后虽不能降低透析前钙磷乘积,但可以显著降低透析前血钙水平,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但应注意有促进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收集透析器出口废透析液测定实际溶质清除指数(ASRI),用以评价尿素动力学模型计算的溶质清除指数(CSRI)的准确性.方法用20例稳定透析患者的废透析液测定尿素清除指数,并与尿素下降率、一室尿素模型、二室尿素模型、Smye公式和Daugirdas公式计算的尿素清除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用尿素下降率和一室尿素模型的CSRI比ASRI偏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二室尿素模型、Smye和Daugirdas公式的CSRI与ASRI接近.结论二室尿素模型、Smye和Daugirdas公式的CSRI可以替代ASRI.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1岁。肝脾大11年,乏力3个月余入院。11年前因败血症于当地医院住院发现肝脾大,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后自觉肝脾进行性增大。近3个月来感乏力、纳差并尿频。自幼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曾患“疱疹”、“中耳炎”和“肺炎”。否认相关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是生育酚类化合物,因与动物的生育功能有关而广为人知。经研究,维生素E功能广泛,它能促进机体代谢及维持生长发育,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作为一种脂溶性的抗氧化剂,可以终止氧化应激的链式反应,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维生素E在儿科领域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到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能谱CT腹部平扫的肾内科患者30例,对其能谱腹部CT平扫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测量常规指标腹主动脉钙化指数,同时获得腹主动脉钙化容积重建的钙(水)基物质图,记录腹主动脉钙化体积、腹主动脉平均钙化浓度,并计算腹主动脉钙化评分,观察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腹主动脉钙化指数、钙化体积与腹主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呈极强相关性(r 0. 8),钙化平均浓度与腹主动钙化指数、钙化体积和腹主动脉钙化积分3个参数呈强正相关性(0. 6 r 0. 8)。结论使用能谱CT对腹主动脉钙化进行分析是较为可靠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血管钙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维乐福)、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120例血透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60例。静脉组:200mg蔗糖铁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每次透析时使用,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总预计补铁量=体重(kg)×(150-Hb实际值)(g/L)×0.24 500(mg)。口服组:琥珀酸亚铁200mg每日3次,共8周。两组患者均使用EPO治疗,剂量为120~150U·kg-1·周-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间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体重和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血红蛋白(Hb)、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静脉组Hb犤(90.9±15.8)比(74.6±8.3)g/L,P<0.001犦和口服组Hb犤(84.5±11.9)比(76.6±7.8)g/L,P<0.001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犤(17.9±10.1)比(7.9±11.0)g/L,P<0.001犦;其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犤(5.2±0.4)比8.0周,P<0.001犦;静脉组Hb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口服组犤(3.5±2.0)比(1.0±1.4)g·L-1·周-1,P=0.003犦。两组平均EP  相似文献   
8.
鲑鱼降钙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骨量减少的患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鲑鱼降钙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骨量减少患者的骨矿密度(BMD)、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痛的作用。 方法 选择经双能X线诊断为骨量减少的MHD患者34例,给予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50 U/次,每周3次,连续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腰椎、髋部骨密度参数、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主观骨痛评分。同时观察该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有32例患者完成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2腰椎Z值(-0.44±1.82 比0.06±1.63,P = 0.016)、腰椎总体Z值(-0.90±2.15比0.08±2.05,P = 0.002)、第3腰椎T值(-2.02±2.51比1.24±2.02,P = 0.033)、腰椎总体T值(-1.98±2.20比1.26±1.88,P = 0.009)、股骨大转子Z值(-0.65±1.11比0.48±1.12,P = 0.034)、粗隆间Z值(-0.58±0.94比0.02±1.12,P = 0.006)、髋部总体Z值(-0.66±0.80比0.08±1.08,P = 0.029)及髋部总体T值(-1.72±1.53比1.06±1.58,P = 0.016)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项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骨痛主观评分下降41.7%(P < 0.01);6个月下降76.6%(P < 0.01);12个月时保持6个月时的水平。该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5例(14.71%,5/34),头晕、颜面潮红、心慌各1例(3.13%,1/32)。 结论 骨量减少的MHD患者长期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可改善BMD;有效缓解骨痛;但对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MHD患者长期应用鲑鱼降钙素是安全的,恶心呕吐较常见。  相似文献   
9.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 将2 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分为3组,分别使用聚砜膜(1.3m2 )、三醋酸纤维膜(1.5m2 )和血仿膜(1.7m2 )透析,比较透析前后血磷的下降率(单位膜面积)以及透析2个月后血磷及钙磷乘积的变化。结果 去除膜面积因素后,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与血仿膜比较,单次透析血磷的下降率(单位膜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 ,但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使用2个月后比较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三醋酸纤维膜组透析前血磷及钙磷乘积均较前显著下降(P <0 .0 5 ) ,而聚砜膜组和血仿膜组均较前无明显改善(P >0 .0 5 )。结论 膜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对磷的清除优于血仿膜,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使用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并适当增大膜面积可更大程度地清除血磷,同时可降低钙磷乘积。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原发病变化.方法 收集1990-1999年和2005-2014年2个时间段收治的MHD患者的资料并对原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16~岁、36~岁、60~岁组)患者MHD的原发病变化.结果 MHD患者的前3位原发病依次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同1990-1999年相比,2005-2014年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所占比例由70.18%下降至21.30%;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以及高血压肾损害(hypertension,HT)所占比例则分别从7.80%和1.38%上升至13.33%和8.33%.按不同性别分组,可发现与1990-1999年相比,2005-2014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群体中CGN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而仅有男性患者DKD和HT在原发病中所占比例从6.9%和0.86%上升至16.35%和10.06%.在不同年龄组,前、后10年的CGN所占比例均有明显下降;而DKD与HT在36~岁组中所占比例由6.00%、2.00%上升至14.24%、11.00%.结论 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因构成与早年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应加强对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