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Objective: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with Chinese drugs and immunosuppressors, mainly anti-lymphocyte globulin/anti-thymus globulin(ALG/ATG),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the efficacy associated factors and adverse effects as well.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65 patients with SAA treated by combined therapy which was supplemented with cyclosporin A,androgen,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etc.Results:Of the 57 patients followed-up,26 (45.6%) we...  相似文献   
2.
正白血病是一种恶性造血系统肿瘤,大部分患者通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甚至治愈。目前,白血病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较前显著增加,但是,仍有些患者由于耐药存在而死亡。自噬是一种参与细胞内物质降解的溶酶体途径~([1]),在各种应激条件下,自噬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它通过清除缺陷的细胞器、侵入性微生物或蛋白质聚体,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在应激环境中促进细胞正常功能~([2])。自噬在白血病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自噬的"促死亡"作用能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归脾汤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调控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平衡而缓解气虚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64例初诊原发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Dex+归脾汤联合治疗组;另选择同期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初诊ITP组、Dex治疗组和Dex+归脾汤联合治疗组的血小板数量。收集治疗前后各组血清,使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磁珠分选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后用佛波酯诱导为M0型巨噬细胞,并分别用脂多糖(LPS)+IFN-γ或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M1型指标CD80或M2型指标CD206;使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12和IL-10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通路相关蛋白p65、p-p65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蛋白水平。结果:与初诊ITP组比较,两组治疗均能够升高血小板数量(P<0.05),而与Dex治疗相比,Dex+归脾汤联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反复发热咳嗽7个月,脸部皮肤红肿3周入院治疗.既往史:患者2004年10月1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最高40℃,伴寒战、发冷、咳嗽、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十细胞移植对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31例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使用化疗或放化疗同步进行的诱导缓解治疗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部分患者移植后进行免疫治疗6~12个月。[结果]3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总生存率(OS)87.0%,无事件生存率(EFS)80.6%、其中C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88.0%,P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50.0%。[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移植前达到CR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1例报道,结合文献分析,探讨MF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2011年7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的1例MF转化为急淋的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报道,并检索文献复习分析。[结果]MF患者转化为急淋极为罕见,且预后极差,本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结论]MF患者有5%~20%的机会转化成急性白血病,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极为罕见,且预后极差,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总体预后仍欠佳。  相似文献   
7.
我院收治以皮疹首发的白血病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1岁,学生。2007年9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色苍白,全身乏力,且逐渐加重。6个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其他查体无殊;血常规示:WBC1.5×10^9/L,Hb 71g/L,PLT 58×10^9/L。骨髓常规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油滴较多,非造血细胞占56%,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待排除。2008年3月中旬,患者转诊上海某医院,复查骨髓及活检结果和上次骨髓基本相同,干细胞培养BFU-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