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邵黎阳 《西南军医》2011,13(3):546-547
目的 探讨使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50例(54眼)视网膜玻璃体病变患者,在使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重水置换、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术后,进行术后恢复期的体位护理及相应各种并发症护理.结果 玻璃体切割术后,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业护理下,36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1行以上,12例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变,2例较前有所降低.结论 手术后的良好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的发生情况,探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产后6~8周至河南省人民医院产后门诊复查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26例,对其进行腹直肌间距、盆底肌力的检测,同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尿失禁问卷调查;根据超声测量腹直肌分离的宽度是否大于2.5 cm分为腹直肌分离组和无腹直肌分离组,对两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达76.84%,最常发生的部位位于脐水平(83.07%)。(2)腹直肌分离组的孕期增加体质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娩前腹围均大于无腹直肌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妊娠胎数、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腹直肌分离组的Ⅰ类肌、Ⅱ类肌肌力严重受损、UI、POP的发生率均低于无腹直肌分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8周的初产妇普遍存在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肌力严重受损情况,其腹直肌分离与UI和POP的发生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超声造影(CEUS)血流灌注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PHC患者(120个病灶),术前均接受CEUS检查,记录动脉相血流灌注参数;术后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病理分级。对比不同病理分级PHC的CEUS动脉相血流灌注参数及灌注模式,分析MVD与血流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20个PHC病灶中,高分化39个,中分化44个,低分化37个;其中动脉相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退时间、廓清时间、平均血流密度(M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分化程度PHC动脉相具有不同血流灌注模式,高、中、低分化PHC分别以放射样、混合样、蛛网样为主。蛛网样(n=39)、混合样(n=46)、放射样(n=35)PHC的MVD逐渐降低(P均<0.05)。PHC的MVD与MFD呈正相关(r=0.534,P<0.001),与增强时间(r=-0.320,P<0.001)、达峰时间(r=-0.308,P<0.001)及廓清时间(r=-0.389,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CEUS定量血流灌注参数与PHC分化程度及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PAPVC)是少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本组分析2例TAPVC和1例PAPVC的声像图特点,以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对5123例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其中胎儿TAPVC2例,PAPVC1例。孕妇年龄21~42岁,平均28.2岁;孕18+3~38周,平均孕29.6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盆底超声检查的开展情况,探讨开展盆底超声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河南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于2021年4月下发《关于对河南省盆底超声技术开展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内各级各类医院的超声科及功能科,调查时间为2021年4月1日至7月31日,调查内容分为问卷调查和盆底病例影像资料2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已经开展盆底超声检查、医院级别、未开展原因、参与盆底超声检查医师人数及职称、每月检查患者例数等;盆底病例影像资料部分为每家医院提交3份病例,每份病例包括12幅盆底图像及视频,河南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参考《AIUM/IUGA Practice Parameter for the Performance of Urogynecologic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s》及《河南省盆底超声质量控制流程》对提交病例进行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提交病例是否完整、图像评分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级别医院间盆底超声检查开展率、图像提交率、提交资料完整率及12幅图像间完整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2幅图像间评分的差异。 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河南省110家医院的调查问卷,其中82家(74.5%,82/110)医院已经开展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率最高(9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P<0.001),28家(25.5%,28/110)医院尚未开展,未开展的原因有技术不够成熟、无合适超声检查仪器、临床无相关需求等;参与检查医师人数多为10人以下,职称多为主治医师,每月检查患者例数主要集中在1~50例;82家已开展盆底超声检查医院中,54家(65.85%,54/82)提交病例,三级甲等医院提交率最高(81.08%),与其他级别医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P=0.015),其中37家(68.52%,37/54)提交资料完整。其中静息状态正中矢状面二维图像(有测值)、最大Valsalva状态正中矢状面二维图像(有测值)的图像提交完整率为100%,与其余10个切面完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0幅图像均存在缺图情况,相互间完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评分大于8分的图像与小于8分的图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在河南省各级医院已得到初步开展,但仍存在技术推广不够、病例资料不完整、操作不规范、图像不标准等相关医疗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器官解剖位置及肛提肌增厚率的变化,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6~10周的初产妇100例(经阴道分娩者50例,选择性剖宫产者50例)纳入研究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经会阴盆底超声技术分别在静息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测量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的位置(BNP)及宫颈外口的位置(CMP),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宫颈外口移动度(CDD),同时观察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化。另于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左、右两侧肛提肌中部的厚度(TN),计算收缩状态下肛提肌中部的增厚率(TR)。结果:初产妇与未育女性相比,BNP、CMP位置降低,UTA增大,URA、BND、CDD活动度增加,肛提肌TR降低,尤以经阴道分娩者中表现明显。未育组、选择性剖宫产组的URA、BND、CDD与TR均呈负相关(P<0.05)。经阴道分娩组URA、BND、CDD与TR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技术可用于动态观察女性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位置及功能状态,初产妇盆底结构及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妊娠本身,而非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产前彩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其中产前超声检出5例,漏诊8例。结果:胎盘植入声像图特征:胎盘内多发血池,胎盘后间隙消失或不规则,部分区域子宫肌层缺失,甚至完全中断。剖宫产子宫胎盘低置并穿透性胎盘,前壁下段浆膜层与膀胱后壁分界不清,胎盘穿入膀胱内者膀胱内壁毛糙甚者胎盘回声可向膀胱内突。彩色多普勒未见正常宫壁静脉丛,而代之以迂曲增宽的血管,胎盘似置于"火海样"血管之上。结论:彩超孕期追踪检查胎盘植入情况尤其是穿透性胎盘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继续妊娠有子宫自发破裂的风险,同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和呼吸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脏呼吸骤停是医院急救中最为紧急的危重症,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国内抢救的成功率仍然不高,约在1%~18%之间。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途径。现将我科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