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病证,属于中医学中瘿病之气瘿,具有颈部漫肿或有结块,皮色不变,随吞咽而上下移动,逐渐增大,缠绵难消,且不溃破的特点.应用家父邵经明多年的经验,以阿是穴、合谷、足三里为主,胸闷、气短、泛恶者配内关;吞咽不适配天突;胸胁胀满配太冲,其经随症加减.治疗本病31例,其中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7%;且肿大越小,疗效越好,提示本病以早期治疗为宜.但治疗中,医者应慎操作;病者宜调饮食,畅情志.  相似文献   
2.
邵素霞  邵素菊 《陕西中医》2004,25(5):447-448,418
关元为任脉经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生之关要;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又为足三阴之交会穴,足三阴之脉起于足,交会于三阴交,复从三阴交分行于少腹,结于阴器,交于任脉,会于曲骨、中极、关元等。依其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交会,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元、三阴交为主治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尤其治疗妇科病,二穴为主,配伍运用,屡获良效,现将临床运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邵氏五针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配合康复吞咽训练。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治疗,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N%、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咳嗽持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调卫健脑针刺法,穴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对照组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均每日针1次,针刺15天。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试验组PSQI治疗前后差值为-9.15±5.68,对照组为-5.64±5.73,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5.
邵素菊  秦小永 《中国针灸》2007,27(9):709-711
目的:整理《普济方》有关针灸内容,为后学学习古代针灸文献提供参考。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普济方》为蓝本,整理《普济方》中有关针灸的经络腧穴、刺灸方法、治疗取穴等内容。结论:《普济方》收集大量针灸文献,择各家之所长,汇历代之精华,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性和临床实用价值,为针灸文献的保存、考证、校勘等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失眠8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邵经明教授从医70多年,在疾病诊断、配穴处方、针刺手法及针灸药并用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学术见解,认为应病证结合,借鉴现代医学明确诊断;取穴应少而精,选用背俞穴治疗疑难病症常可获佳效;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得气是取效的关键;创用热感手法、指压捻入式进针法、注射式进针法;针灸与药物并用可提高疗效,并撰写近30万字的《中医知要》。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多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多见于儿童发病,且发病多在秋冬季。本病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饮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肺脾气虚证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60例患者温针灸联合六君子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痰液细胞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结果研究组FEV1、 FEV1/FVC分别为(1.83±0.07)L、(74.74±3.88)%,对照组FEV1、 FEV1/FVC分别为(1.72±0.10)L、(70.64±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为(7.18±3.26)分,低于对照组的(10.32±3.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31±3.21)分低于对照组的(14.28±4.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六君子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痰液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