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剥脱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总结--2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月板的损伤的诊疗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2003年20例剥脱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结果2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手术修补,15例行切除治疗.结论内侧半月板常为部分剥脱损伤可以保守治疗,外侧半月板多为完全性剥脱损伤,部分剥脱者可行修复治疗,完全性剥脱损伤者可行全切手术治疗.最佳处理方式是精确诊断、及时治疗,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保守治疗,若需手术应尽可能的实施非切除处理.  相似文献   
2.
几种特殊类型半月板损伤的镜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1个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和开放手术切除的证实,盘状半月板占1951%,均为外侧半月板,其中75%为水平破裂;变性硬结改变占3659%,篮把式或纵形破裂占1219%多见于内侧半月板,横斜裂占2439%;发现半月板类型及损伤类型的不同,在关节镜下具有不同征象而且多有“失真”,表现为正常镜像,这要求要熟悉病史等临床资料,以指导镜检,从而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为正确诊断,及时而采取适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该科156例合并有早、中期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髌骨轴位、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片和患膝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KOA诊断和临床分期以及半月板损伤诊断和分级。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术。术后积极行患肢康复训练,术后7~10天出院,出院后佩戴护膝负重行走。采用门诊复诊或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9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87.3±7.9)明显优于术前(67.5±4.9)(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半月板切除治疗合并早、中期KOA的中、重度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观察12 例骨关节病及10 例正常关节的滑膜内衬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作定量分析且用滑膜组织的DNA 凝胶电泳加以证实。结果示,骨关节病滑膜内衬细胞凋亡指数(2-04 % ) 明显高于正常关节组(0-60 % ) ;DNA 凝胶电泳亦示病理组在200 bp 处有明显的梯带,对照组则无。提示骨关节病滑膜内衬细胞有高于正常的转换频率,其凋亡作用增强可能在骨关节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增生性滑膜炎(PVS)的免疫学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增生性滑膜炎(PVS)滑膜中IgG、IgA、IgM及C_?,发现4例病人滑膜中有分泌IgG、IgA及IgM的浆细胞。其中1例病人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上有IgG、IgA、IgM沉积。这表明PVS有局部免疫反应存在。后者可能是PVS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病变关节滑膜的凋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滑膜凋亡与不同关节病变的关系,并探讨病理关节软骨损害机制。方法:来源于手术病人关节分为正常对照组(9例),骨关节炎组(7例),关节脱位组(5例),半月板损伤组(5例)以及化脓性关节炎组(2例),滑膜组织学研究按常规电镜要求制片,美蓝染色,光镜观察,滑膜标本提取DNA,并用凝胶电泳分析。结果:DNA梯带以化脓性关节炎组最明显,关节脱位组次之(但一例20年病程肩关节脱位者也非常明显),骨关节炎再次之,半月板损伤组最终,对照组无可见梯带出现,结论:病变关节滑膜凋亡的增强与关节病变的病因,病程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这可能是病变关节软骨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髌骨关节软骨小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髌骨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提出髌骨营养的小循环学说,并通过烧灼髌骨周围的滑膜隐窝对关节软骨体视学的影响,间接证明髌骨小循环的存在,该研究为临床解释关节软骨损伤和疾病的发病原理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最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常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如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长期迁延反复,将发展为踝骨关节炎而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3~6个月后未见明显好转的ATFL损伤患者应尽早考虑手术修复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67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17~41岁,病程为(12.6±3.2)个月;左踝29例,右踝38例.患者均因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明显松弛;ATFL止点压痛、跟腓韧带止点压痛、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采用X线检查排除其他踝关节疾患,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观察患侧ATFL损伤情况.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并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及标准化流程的康复锻炼.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卡尔森踝关节功能(Karlsson ankle functional,KAF)评分及日本足踝外科学会(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Foot,JSSF)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结果.结果:67例患者在术中关节镜下检查发现炎性滑膜增生52例(77.6%),明显骨赘增生12例(17.9%),II~III度距骨骨软骨损伤23例(34.3%),IV度软骨损伤5例(7.5%).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在麻醉状态下前抽屉试验为阴性、内翻应力试验为阴性;术后锚钉位置良好.其中3例(4.5%)患者术后出现腓浅神经暂时性麻痹,足踝部皮肤麻木,2周内逐渐恢复;无围手术期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15.64±3.17)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可以正常行走;踝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大多数患者无疼痛或偶有轻度疼痛;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得到恢复,没有发生再次失稳.64例(95.5%)患者可以恢复至伤前的劳动或运动水平.站立位X线检查提示关节间隙良好,未见狭窄;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AOFAS评分(94.78±6.37)明显优于术前(64.17±12.43,P<0.01),KAF评分和JSSF量表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F:91.04±11.36 vs 59.74±13.63,P<0.01;JSSF:95.32±10.21 vs 66.92±14.38,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ATFL腓骨止点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六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岳珍,王嘉芙,邱续强,刘伟动脉挤压综合征被发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只近20年才被重视,且报告的例数越来越多 ̄[1,2]。近年来,我们又遇到6例,特加以报道,以引起医学界对此病的关注。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对这种硬结的形成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本科收治的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诊治及康复情况。组织切片观察半月板硬结变性部分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125个,占24.1%,其中77.6%属单纯硬结变性损伤,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仅有膝痛、关节间隙压痛,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完整,表面微隆、色暗、欠光滑及有弹动感。病理表现为半月板局部硬结形成,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及黏液样变。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切除硬结变性的半月板能够消除症状。结论:单纯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关节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病程长、症状重的晚期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