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6篇
眼科学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评价1次/d使用0.005%拉坦前列素辅助性治疗青光眼的5年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表皮剥脱性青光眼患者,完成3年的开放式、无对照、前瞻性研究后,再进行2年的延长期研究。拍摄虹膜的高分辨率彩色基准照片,后进行14次随访照相。对比虹膜与基线照片的色素改变。记录眼内压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指标:5年内的虹膜色素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最初的519例患者中,380例进入延长期研究,其中约89%的患眼具有颜色改变的倾向。5年后,大多数患者无虹膜色素增加,但部分有色虹膜患者发生明显的虹膜色素改变。虹膜改变者中,74%出现…  相似文献   
2.
对1996~2002年被外院确诊为弱视后来我院门诊就诊经重新验光后,视力均达到正常,被误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息儿40例68只眼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治疗性玻璃体内及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后玻璃体内药物浓度。方法:干预性病例序列研究。玻璃体标本取自需行玻璃体手术的患眼,其中6例接受Tenon囊下注射TA,另6例为玻璃体内注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行玻璃体内TA浓度测定。结果:玻璃体内注射组的玻璃体TA浓度为1.22±0.24ng/L,显著高于Tenon囊下注射组(<0.001ng/L,P=0.003)。少数接受Tenon囊下注射的同时,为看清楚透明的玻璃体胶体行TA辅助下的玻璃体切割术,其玻璃体内的TA浓度为0.20±0.11ng/L,介于以上两组之间。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后的玻璃体TA浓度显著高于Tenon…  相似文献   
4.
前言:遗传性Leber视神经病(LHON)是一种累及视神经的母性遗传性疾病,LHON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青年男性出现亚急性、无痛性、进展性视力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的LHON患者早期容易误诊。观察:1例8岁男孩,表现为伴有疼痛及轻度视盘水肿的急性严重性双眼视神经病变。其线粒体DN A的分子遗传学检查可见两个点突变:T14484C及G15257A。在视力下降发作后1月内,该患者视力开始恢复,最终恢复至双眼视力20/15。4年前,该患者的大姐在12岁时曾患有疼痛性、伴视盘水肿的双侧视力下降。根据她的年龄、性别、伴有疼痛及视盘水肿、缺乏视力下降的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背景:单侧视力损害(UVI)作为弱视或屈光不正的结果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其功能性意义尚未深入研究。目的:研究视力及立体视力对学龄前儿童完成视觉运动技能及视觉空间能力任务成绩的影响。方法:双眼视力(VA)正常(6/6)的儿童及UVI为6/9~6/60的儿童,无斜视,对侧眼VA正常,接受视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独生子女及多子女家庭中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先证者的表现型,以确定在统一的基因分析中,两组资料是否可以合并。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55岁以上确诊为AM D的患者。记录完整的家族史及检查结果,进行35m m眼底照相和黄斑所见分级。记录黄斑外及其周围玻璃疣、周边视网膜色素改变、玻璃体后脱离及虹膜颜色等详细信息。对比独生子女及多子女家庭的先证者。结果:在411例独生子女家庭及125例多子女家庭的先证者中,其分级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52)。两组间的等级分布亦相同。在两组间玻璃疣存在、玻璃疣程度(大:P=0.74…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退一缩术式对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和术后回退程度。

方法:对45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由同一术者进行单眼一退一缩术式后,检查术后1d,2wk的斜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5例进行单眼一退一缩术式后,术后1d,视远平均过矫8.27±7.17PD,视近平均过矫2.40±8.86PD,术后2wk视远平均欠矫1.18±6.98PD,视近平均欠矫4.36±7.83PD。术后2wk内,视远平均回退9.45±6.40PD,视近平均回退6.77±7.92PD。视远及视近回退呈正相关。术后2wk视远视近斜视度差异(3.18±5.60PD)较术前(7.65±6.55PD)明显减小,两者呈正相关。

结论: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适合一退一缩术式,适当加大内直肌手术量可减少术后远近斜视度的差异,且不改变患者内外直肌的张力状态。术后视远视近回退呈同步状态,视远约回退10PD,术后近期过矫10PD可有利于远期正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位于眶尖部尤其是视神经下方的肿瘤,手术很难触及,且眼部发病率很高。本研究旨在观察5例良性表现且有症状的眶尖部肿瘤患者眶减压术(作为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法)的预后。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序列。受试者:继发于眶尖部良性肿瘤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5例。干预:所有患者接受患侧眶减压术,均未行组织活检及切除肿瘤。主要观察指标:最佳矫正视力(VA)、瞳孔反应、视野(VFs)、色觉以及眼眶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视功能表现为VA、VFs改善,部分患者色觉也有改善。1例患者在首次减压术后4年因复发性视神经病变,需接受再次减压术。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可能与Vogt-小柳-原田病(VKH)发病机制相关的自身抗原。方法:采用患者血清黑素细胞及高色素性黑色素瘤细胞系制备λ噬菌体cDNA文库,从中筛选出相应的IgG抗体,对VKH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原进行识别。评价针对不同种类的全葡萄膜炎以及健康个体血清自身抗体的IgG特异性。观察特异性IgG与不同临床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结果:KU-M EL-1为35个不同基因上存在的81个独立阳性克隆之一,以往认为是特定的黑色素瘤抗原,尤其表达于黑素细胞内。IgG抗体对KU-M EL-1的特异性在VKH患者血清中检出的量高于Behet病、肉状瘤病以及健康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儿童门把手外伤后视神经撕脱(ONA)导致的严重视力丧失。方法:回顾一家三级眼科中心14例门把手外伤后持续严重视力丧失的儿童病例资料。资料分析包括:受伤地点、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干预措施以及视力丧失原因。结果:男性1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8岁,平均身高125cm。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