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ASA1~2级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30例,罗哌卡因组(R组)30例,另随机选择不予镇痛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D组)30例,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image法)、生命体征、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生命体征平稳,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比较无显著差异并(P>0.05)。L与R组镇痛效果确切,应用前后及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与R组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并(P>0.05)。3组剖宫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应用于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邓友明 《工企医刊》2001,14(4):13-14
我院在80年代末开始实行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的方法应用术后病人的镇痛取得了一定疗效。2000年5月份我院开展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A)应用于术后病人的镇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两者的疗效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二胎产妇在各地都有较快的增长,这也导致疤痕子宫需要剖宫产的产妇不断增加,疤痕子宫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产妇势必增加。前置胎盘合并植入是产妇围生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往报导多以切除子宫来保住产妇生命[1]。目前,随着对这类产妇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提高,以及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介入技术的水平提高,这类产妇围生期死亡率、子宫切除率大大降低[2-3]。现将2017年处理的8例产妇经验体会叙述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80以上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年龄80岁以上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感觉阻滞时间、麻黄碱使用率、健侧运动恢复的时间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并存疾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黄碱使用率16.7%(5/30)稍低于对照组33.3%(10/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麻醉维持时间(92.50±7.40)min长于对照组的(83.17±6.76)min(P<0.05)。术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事件,但观察组血流动力变化较小(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更适合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以国产自体血回输机回输自体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液回输机对43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前、术后24 h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 43例患者自体血回输总量达54 050 m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1 257.98+740.72)ml.术后血小板有所下降(P<0.05),但凝血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国产自体3000P型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降低输血的并发症,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安全的节约用血方法,且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体外膜式氧合器氧合疗法(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小儿重症先心病应用报导较多,但成人重症先心病应用报导较少,现将ECMO成功救治1例成年重症法洛四联症术后左心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在艾滋病感染者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2例实施全身麻醉的艾滋病感染者,通过对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拔管期的相关指标观察,与同期实施全身麻醉的22例非艾滋病感染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麻醉诱导期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维持期的用药量则按公斤体重时间计算,两组的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和拔管时间[观察组(15.54±4.24) min,对照组(15.00±4.08)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在无症状期接受外科手术时,其对全身麻醉的耐受力与普通患者并无差异,艾滋病感染患者对全身麻醉的耐受性与其是否合并其他合并症和艾滋病发展的程度有关,与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85例(4—58岁,体重15—82kg)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的呼吸管理模式,观察气管插管后行常规IPPV后10min(T1)、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呼吸模式后10min(T2)、体外循环停机后行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模式后10min(T3)、胸腔镜操作结束后常规IPPV后10min(IT4)动脉血气和呼气来CO2分压(PETCO2)。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下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T1~T4时点PaCO2分别为(38.4±2.0),(39.0±2.2),(38.7±2.1),(38.6±2.0)mmHg;PaO2分别为(387.7±57.5),(137.5±35.0),(134.6±31.2),(284.2±45.2)mmHg,提示无缺氧和CO2蓄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野暴露良好。与T1比较,T2、T3、T4时点PaO2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动脉血氧正常范围内。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使用单腔气管插管行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通气模式,能提供良好的手术野和合适的通气,可作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呼吸管理的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术后剖宫产术的不同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分娩镇痛术后要求剖宫产者随机分成硬脊联合麻醉组(A1组),硬膜外麻醉组(B1组),另选择没有做分娩镇痛术者随机分成硬脊联合麻醉组(A2组),硬膜外麻醉组(B2)组,各组均为40例,ASA分级Ⅰ~Ⅱ。分娩镇痛术均用两点法。要求剖宫产者A1、A2组用硬脊联合麻醉,B1、B2组用硬膜外麻醉。结果:产妇生命体征除血压有所下降外均无明显变化;A1与A2麻醉平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B2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B2组硬膜外用药量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血压均有所下降,A1组用麻黄素明显多于其它3组P<0.01。4组产后出血量、宫缩情况、Ppgar评分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法都能满足手术需要,但联合椎管内麻醉获取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在分娩镇痛后剖宫产术麻醉可以应用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