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蛋白质交联物作为接触铬工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接铬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利用简便、快速、经济、敏感的125I后标记法检测某合金厂187名接铬工人和57名某水电站工人(对照)的血白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物(DPC)。结果表明,接触组DP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触6价铬者又明显高于接触3价铬者和对照组,而接触3价铬者和对照组DP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性别、年龄、工龄、吸烟、饮酒等对DPC水平有影响,提示DPC能很好地反映铬对人体的遗传毒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维生素B6体外体内试验对SCE频率的影响,体外试验不同剂量VitB6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株细胞及人周血淋巴细胞的SCE频率显著升高,但体内试验VitB6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看来VitB6在体内不是致突变剂。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16年10月研制了多功能伤口换药辅助器,设计理念科学,用材科学,构造和功能和谐,先进性和实用性,弥补了老式伤口换药辅助器的不足,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放疗后复发鼻咽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接受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的40例放疗后复发鼻咽癌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32例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术后随访2年28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放疗后复发鼻咽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鼻咽癌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规范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深秋时分,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药市生意显得更难,掉价品种居多,涨价品种较少,尤以白术掉价最猛,一周内川白术从21元(千克价,下同)掉到了9元左右;涨价的几乎都是不起眼的小品种。本期荷花池药材市场具体走势如下。  相似文献   
6.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在多种体外及动物试验系统中均已证实具有抗致癌作用。本研究在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Ⅱ级)模型中,再次证实了Ge-132这类作用。所用DNP剂量为30mg/kg,皮下注入每wk2次,共6wk,分别在实验的第120、220、270及300d杀鼠作病理形态及组化检查,随着时间加长,DNP引起鼻咽部非典型加重。由柱状上皮转化为圆形储备细胞出现多层增生及鳞状化生,部分细胞大核肥大,深染及空泡形成。核内染色质增加.基底膜嗜银纤维变细,以至成颗沥状。粘液减少或消失。饲料拌入Ge-132,按150mg/kg/d及30Omg/kg/d饲养大鼠,直至实验结束。见不典型增生明显下降,表明Ge-132确有对抗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苯系混合物对作业工人口腔颊粘膜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郑履康,邓丽霞,刘力,冯坚持(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遗传毒理研究室510089)本研究选某鞋厂接触苯系混合物女工35名年龄17~32岁,工龄半年以上为苯接触组,另选不接触工业有害毒物、年龄用当的职工、学...  相似文献   
8.
印刷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印刷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 ,探讨印刷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NCTB) ,分别对某印刷厂 76名同时暴露于正己烷、混苯 (苯、甲苯、二甲苯 )的工人 (暴露组A)与 5 9名暴露于混苯的工人 (暴露组B)以及 5 1名不接触任何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 (对照组 )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两暴露组在紧张 焦虑、困惑 迷茫、手提转捷度、目标追踪的错误打点数、数字跨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暴露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印刷作业环境中正己烷及混苯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采取脑电仿生电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刺激后弥散张量成像(DTI)、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变化,为临床治疗PVS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0例PVS患者分为3组:脑仿生电刺激组(仿生电组)、醒脑开窍针法组(针刺组)和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组(联合组)3组,各30例。仿生电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主电极置于天柱穴和完骨穴,每次治疗为连续刺激99min,间歇30min,再刺激99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0d;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连续治疗30d。选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疗效评分量表记录评估开始治疗前1d及结束治疗后1d的意识障碍变化,并观察记录DTI额枕束各向异性分数(FA)和ASL丘脑、额叶感兴趣区脑血流(CBF)值。结果:3组CRS-R量表评分、FA值、CBF值分比较,治疗前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与仿生电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仿生电组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较针刺组、仿生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可显著提高临床促醒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脑影像结构和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眠三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眠三针"(四神针、三阴交、内关)针刺。每天治疗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眠三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