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可导致患者脊髓的损伤和早期退变等病理过程的加重,严重者会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甚至完全瘫痪。手术治疗是惟一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难度大,风险高,并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目的: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阶梯矫形治疗僵硬性角状后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联合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90例,男37例,女52例,平均年龄4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前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术后10°-90°,平均41.6°,改善率为65%。C 7铅垂线距S 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矫正率为73%。术中失血量为1200-6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089 mL。手术时间为212-470 min,平均326 min。术后随访20-35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根据细胞生物力学特点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双侧钉棒联合阶梯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治疗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充分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特点。术中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对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对后凸畸形矫正和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恢复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职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类高职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气质性乐观、生活事件、抑郁及绝望的关系,为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乐观量表(LOT-R)、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贝克绝望量表(BHS),对安徽省某医学高职院校一~三年级373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气质性乐观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医学高职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6.09%,男生高于女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抑郁、绝望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气质性乐观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临床医学高职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把高职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医学生中探讨气质性乐观、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以及乐观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两所医学院校的8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应激事件对医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应激事件越严重,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越高;②气质性系观对应激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气质性乐观是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调节器.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是各种病因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来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硬化、组织胶注射治疗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急性期,患者出血量大、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的情况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显著,是首选的应急措施,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1-4];同时在急性大量出血时,食管胃腔内充满血液,内镜操作视野不清,临床操作风险及难度增加,内镜治疗难以达到满意效果[5],此时应用简单、安全、有效的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三腔二囊管压迫序贯内镜治疗EVB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胸腰椎角状后凸手术的治疗难点在于矫正率低,矢状面重建难,易发生神经并发症,术后失平衡、假关节发生率高及术后矫正度丢失。 目的:探讨改良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端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联合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87例,男36例,女51例,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前的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治疗后为15°-57°,平均27.9°,改善率为76%。躯干矢状位偏移的改善率为76%。术中失血量为800-3 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 300 mL;手术时间为5-7 h,平均手术时间5.9 h;治疗前2例患者伴有双下肢神经症状,Frankel分型C级,治疗后恢复至E级。治疗后随访9-57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术中可对血管最大限度的保留,避免血管损伤导致脊髓的缺血性改变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低体质量患者手术过程中减少出血、以及保障有效血容量是治疗后早期恢复的有效保障;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技术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程度是保证后凸畸形矫正、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辛莘  何成森 《中国校医》2010,(4):318-320,F0003
自杀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率为16/10万,在过去45年中全球自杀率提高了60%。不同的年龄群体自杀率不同,其中自杀已成为15~24岁青少年人群中前3位死亡原因,同时,在自杀者年龄构成中,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有低龄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现状、危险因素和流行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DM前期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DM前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标准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的试验组(Exp)和仅标准生活方式干预的对照组(Con),每组各56例。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体重、BMI、WC、体脂分布、血糖、Ins、GDF-15等指标变化。再以BMI≥24 kg/m2为标准分为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DF-15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1年后Exp组FPG、2 h PG低于Con组(P<0.05),定量IS指数(QUICKI)、GDF-15高于Con组(P<0.05);超重/肥胖组TC、TG、HbA1c、2 h Ins、WC、内脏脂肪面积、四肢、A区及G区脂肪质量较前降低(P<0.05),GDF-15较前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DF-15与年龄、QUICKI呈正相关(r=0.362、0.375,P<0.05),与FIns呈负相关(r=-0.35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应用二甲双胍是GDF-15的影响因素,应用二甲双胍是A区脂肪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二甲双胍干预可减少DM前期患者腹部脂肪,升高GDF-15,且在超重/肥胖人群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背景:胸腰椎角状后凸手术的治疗难点在于矫正率低,矢状面重建难,易发生神经并发症,术后失平衡、假关节发生率高及术后矫正度丢失。 目的:探讨改良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端双侧钉棒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联合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收治的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87例,男36例,女51例,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前的后凸角为31°-138°,平均90.1°;治疗后为15°-57°,平均27.9°,改善率为76%。躯干矢状位偏移的改善率为76%。术中失血量为800-3000 mL,平均失血量为2300 mL;手术时间为5-7 h,平均手术时间5.9 h;治疗前2例患者伴有双下肢神经症状,Frankel分型C级,治疗后恢复至E级。治疗后随访9-57个月,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提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术中可对血管最大限度的保留,避免血管损伤导致脊髓的缺血性改变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低体质量患者手术过程中减少出血、以及保障有效血容量是治疗后早期恢复的有效保障;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脊柱矫形技术在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的矫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脊髓细胞不受损伤,应注意对神经根的保护和松解,避免术后出现相应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充分的植骨融合程度是保证后凸畸形矫正、避免脊柱侧方偏移,同时又是脊柱功能和术后矫形效果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辨证施护结合传统健康教育(即口头教育),试验组采用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水平、行为依从性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为预防控制肝硬化并发症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09年在北京潞河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348例为研究对象,对来院住院的患者进行肝硬化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住院期间、出院后或再住院时以直接问询和电话随访等方式完成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获得途径主要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肝硬化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知晓率提高明显,为85.97%(教育前为7.92%)。健康教育前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为283(86.28%),健康教育后有251人(76.52%)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不良饮食习惯,希望获取健康教育材料的患者占100%。结论健康教育能使肝硬化患者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应设置一些宣传栏或发放一些健康教育材料,以提高对肝硬化的认知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