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微泵给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开腹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46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23例。右美托咪啶组(D组)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丙泊酚组(C组)则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切皮后(T3)、腹腔打开时(T4)、腹腔冲洗时(T5)、关腹时(T6)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与T0时点比较,右美托咪啶组除T5时点CVP升高明显(P<0.05)以外,其它时点各项指标表现平稳未见明显变化;而丙泊酚组(C组)T1时点除HR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较T0时降低明显(P<0.05),T2~T4时点各指标有所回升,整体手术过程CO降低明显(P<0.05),气管插管后1 min SVI降低明显(P<0.05),与T1时比较,T5时点DBP、CO、SV、SVI等指标回升明显(P<0.05);2组患者整体手术过程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D组在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的使用例数上多于C组,而在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例数上则少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比较,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平稳,是上腹部手术麻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腹腔镜手术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并维持的Remi组和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的ISO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血糖(Glu),检测病人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两组病人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30minRemi组MAP、HR显著低于ISO组(P<0.01)。Remi组血浆NE浓度气腹后30min显著低于ISO组(P<0.05)。Remi组Glu气腹后30min、术毕显著低于ISO组(P<0.01)。结论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较以异氟醚和芬太尼为主的传统平衡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和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4组(n=20),其中RF1和RF2组分别选用2μg/ml和4μg/ml的芬太尼,RS1和RS2组分别选用0.2μg/ml和0.4μg/ml的舒芬太尼,均混合0.12%罗哌卡因行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段记录VAS评分及用药量,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均能提供满意的剖宫产术后镇痛。复合舒芬太尼与复合芬太尼相比,可以显著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并减少产妇按压次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混合0.12%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不同麻醉深度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 后的谵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加深 麻醉对改善 MECT 后谵妄的作用。方法: 将 2017-09~ 2018-12 期间,在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接受 MECT 治疗并 符合入组标准的 116 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 A、B 两组,在治疗中分别给予1.2mg /kg 和1.6mg /kg 的丙泊酚 进行麻醉,对治疗后谵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 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 P<0.05) 。结论: 适当增 加麻醉深度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有效降低 MECT 治疗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时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ASA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即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R)组;2组均采取分步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达效应室靶浓度值后,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调整丙泊酚,使BIS值达60以下;记录基础值(T 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 1)、插管时(T 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 4)和插管后5 min(T 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值。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MA P值与诱导前比较均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均有所回升,与F组比较,S组回落到诱导后水平用时更短;麻醉诱导后,R组HR与T 0比较显著下降(P<0.05),S组HR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RPP水平均呈明显降低(P<0.05),T 2、T 3时两组HR、RPP等均有回升,然后再下降,组间在各时间点上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S组RPP T 4时下降至诱导后水平(P<0.05)。结论:可以认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复合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均可有效抑制手术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而两者相比,舒芬太尼较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不同血型大鼠电刺激后c-fos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类人A血型和类人B血型各20只,均分别有10只大鼠以2mA直流电行电刺激,刺激时限1 s,间隔30 s,持续15 min.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脑内c-fos蛋白的分布以及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结果 电刺激后大鼠c-fos阳性信号均呈增强趋势,且类人A血型大鼠强于类人B血型大鼠(P<0.05).电刺激后类人A血型大鼠脑c-fos mRNA表达明显低于类人B血型大鼠(P<0.05).结论 电刺激后大鼠c-fos基因表达增强,类人A血型大鼠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ABO血型病人的应激反应.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A、B、AB、O血型各15例,年龄30~50岁,体重50~70 kg,根据血型分为A组、B组、AB组和O组.在气管插管诱发应激状态下观察应激反应水平,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5、10 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5 ml,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计算各时点测定值与基础值的差值以反映各指标变化幅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A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与AB组比较,B组和O组MAP、HR、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升高幅度降低(P<0.01);B组和O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血病人应激反应明显强于其他血型病人,其次是AB型血病人,B型和O型血病人应激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更适合病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01例行气管插管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全麻)51例和观察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50例。比较两组病人插管后和术后MAP、SPO2和HR的变化,统计发热、咯痰、肺部啰音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免疫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4+/CD8+和Th1/Th2)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的 MAP、HR和 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出现发热(6.0%)、咳痰(6.0%)、肺部啰音(4.0%)和肺部感染(4.0%)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5.7%,11.7%,19.6%),其中发热(19.6%vs 6.0%)和肺部感染(19.6%vs 4.0%)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淋巴细胞数、CD4+/CD8+和Th1/Th2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数(1.1±0.1 vs 1.3±0.2)和Th1/Th2(2.1±0.1 vs 2.7±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免疫抑制较轻,可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麻醉是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但由于其本身的不完善性,理论上需辅助适宜静脉麻醉药,以求得充分的麻醉效果并能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但考虑到常用的辅助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致使麻醉医师对用药有所顾忌.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术中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