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1176例次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4年5月至2003年11月利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技术(简称肾自动活检术)1176例次,现对其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均为需行肾活检术进行诊断的住院肾脏病患者,男567例,女597例,年龄14~72岁。Scr<177μmol/L者为肾功能非损害组,共980例次;Scr≥177μmol/L者为肾功能损害组,共196例次。按在超声引导下用活检枪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常规操作。对Scr>620μmol/L或BUN>35mmol/L的4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血液透析1~2次后再行肾活检手术。结果1.并发症:共57例次出现并发症,占4.8%,54例次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Ig A肾病患者肾脏免疫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4例 Ig A肾病患者肾活检免疫组化中免疫球蛋白 (Ig A、 Ig G、 Ig M)和补体 (C3 、 C4、 C1 q)在肾脏内沉积量与尿红细胞 (RBC)、尿蛋白 (pro)和尿 N-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之间的关系。结果 :Ig A与 Ig G、Ig M、C1 q的沉积量呈正相关 (r=0 .32 4,0 .430 ,0 .35 9,P <0 .0 1) ;尿 RBC定性与 Ig A沉积量呈正相关 (r =0 .2 2 4,P <0 .0 5 ) ;尿 pro定性、尿 pro定量与 Ig A沉积量呈负相关 (r =- 0 .2 5 6 ,- 0 .2 0 3,P <0 .0 5 ) ;尿 pro定量与 C3 、 C4沉积量呈正相关 (r=0 .2 0 0 ,0 .192 ,P <0 .0 5 ) ;尿 NAG与尿 pro定性、尿 pro定量呈正相关 (r =0 .6 42 ,0 .6 5 5 ,P <0 .0 1)。结论 :Ig A肾病可同时伴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 (或 )补体的沉积。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 Ig A沉积量大 ,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 Ig A沉积量小。大量蛋白尿和免疫球蛋白沉积可能通过介导炎症细胞与炎性介质的产生造成肾小球损害。  相似文献   
3.
容凡 《内科》2007,2(1):74-75
血管生成为一复杂精密的过程,不仅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协调作用,还是正、负调节因子之间局部平衡改变的结果。若平衡失调必定导致血管生成障碍,影响血管壁的完整性,从而引发诸多疾病。肾小球特殊的毛细血管丛结构决定了肾小球疾病常伴有微血管的损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体内最具活力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在肾小球内皮细胞、足细胞、肾小管细胞及系膜细胞等均有表达,通过其细胞膜受体介导来发挥作用,可被认为是一种正性的调节因子;然而,  相似文献   
4.
利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肾活检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肾活检75例临床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7)赵铖孙安远李智贤利用自动活检装置(简称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已越来越为临床所重视。我们自1994年5月至1995年12月采用国产活检枪对75例患...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不同特点,为临床诊断SS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原发性SS(pSS)患者44例,继发性SS(sSS)患者37例,其中17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S-SLE),20例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SS-RA)。比较pSS和sSS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不同特点。结果:1)pSS、SS-SLE和SS-RA发病年龄分别为(45.3±11.7)岁,(42.9±11.7)岁和(53.2±13.8)岁。2)pSS发热、唇腺活检、抗SSA和抗SSB阳性率明显高于SS-RA,猖獗齿阳性率明显高于SS-SLE(P均<0.05)。SS-SLE组蛋白尿发生率较pSS多见(P=0.000),肾小管酸中毒有增多趋势(P=0.06)。SS-RA组关节痛发生率较pSS多见。pSS腮腺肿痛较sSS明显多见(P=0.003),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sSS少见(P=0.044)。3)pSS血红蛋白(HGB)降低的发生率比sSS明显少见(P=0.045),且SS-SLE白细胞(WBC)、血K 和补体C3降低比pSS明显增多,SS-RA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增高比pSS多见。4)pSS和sSS的ANA核型以颗粒型最常见,此外pSS核仁型、核膜型,sSS均质型和胞浆型相对较多见。结论:pSS与sSS比较,起病比SS-RA早,临床特征典型,腮腺肿痛明显,出现蛋白尿、贫血、C3降低及周围神经病变较少,ANA核型以颗粒型、核仁型、核膜型多见。  相似文献   
6.
黎伟  赵铖  陈战瑞  廖蕴华  杨桢华  伍巧源 《临床荟萃》2007,22(20):1463-1464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在老年肾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6年间对老年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自动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106例患者活检手术总成功率100%,其中取材不良2例(1.9%),取材合格12例(11.3%),取材良好92例(86.8%);共5例出现轻度并发症(4.7%),其中肉眼血尿2例(1.9%),肾周血肿3例(2.8%),无严重出血并发症;肾活检结果对诊断与治疗的影响:临床诊断修正率为35.8%,治疗方案修正率为41.5%。结论肾自动活检术在老年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少且大多较轻,其病理结果对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血清白细胞介素-17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IL-17在RA的临床意义.方法 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血清IL-17水平,分析其IL-17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②检测30例活动期RA患者(治疗组)经来氟米特(LEF)治疗前后IL-17水平变化,分析其与lI缶床指标的关系.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RA组血清IL-17浓度为(365±63)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6±13)pg/ml;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组血清IL-17水平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X线分期评分、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213,0.252,0.276,0.346,0.251,0.412,0.398;P均<0.05);③RA组不同x线分期:I期[(296±79)ps/L]与Ⅱ期[(360±89)pg/L]、Ⅱ期与Ⅲ期[(464±74)ps/L]、Ⅲ期与Ⅳ期[(369±83)pg/L]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比健康人升高,血清IL-17水平可作为RA活动性参考指标之一;血清IL-17水平变化可为RA疗效提供参考;IL-17参与RA的发病和骨侵蚀,可能是治疗RA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 ,2 6岁 ,因反复颜面、双下肢水肿 3个月余 ,伴胸痛、咯血 1个月余入院。入院前院外肾脏 B超大小对称 ,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服用强的松 6周 ,尿蛋白下降不明显 ,且水肿加重伴有胸痛、咯血 ,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查体 :生命征正常 ,颜面部无水肿 ,右中下肺呼吸音减弱 ,音 (- ) ,腹水征 (+) ,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 (+++) ,2 4 h定量 4 72 1 mg,Hb1 2 9g/L,AL B6 .9g/L,T- CHO1 6 .1 m mol/L,BU N7.96 mm ol/L,Cr1 39μm ol/L。双肾 B超 :左肾 1 1 .1 cm× 5 .7cm× 5 .5 cm,右肾 9.9cm× 6 .2…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在儿科应用的特点及小儿肾功能衰竭H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2岁8月-14岁的急慢性肾衰小儿共281次HD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HD后肾功能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减轻。痊愈29例,好转20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6例,无1例死亡与透析直接相关。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15.3%),高血压(4.6%)、呕吐(4.6%)、失衡综合征(3.2%)。结论:小儿HD成功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血容量的稳定及并发症的防治,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HD是抢救治疗小儿肾衰有效而较为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干燥综合征(SS)腮腺CT造影、唇腺活检结果与临床诊断标准对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以明确CT造影对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以来门诊及住院的可疑SS 130例,均采用GELight speed MSCT平扫及单侧CT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重建.将以上结果分别与临床诊断(含唇腺活检)相关结果标准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CT造影与唇腺活检两种检查方法诊断SS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按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SS 80例中,CT造影诊断SS阳性70例,阴性10例,灵敏度87.5%,特异度96.0%,一致率为91%,Youden's指数83.5%,唇腺活检诊断SS阳性57例,阴性23例,灵敏度71.3%,特异度86.0%,一致率为76.9%,Youden's指数5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造影诊断SS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唇腺活检高,且与临床诊断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SS的最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