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与血癌胚抗原(CEA)检测为主要方法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按易感因素将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CEA、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依据问卷调查将6997例研究对象分为大肠癌低度危险组(n=4551)、可疑组(n=2085)、高度危险组(n=361)。3组iFOBT阳性率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共检出早期大肠癌6例,其中高度危险组5例,可疑组1例。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为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炎、正常组,结肠癌组iFOBT、CEA结果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OBT可以作为早期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iFOBT和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结肠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对HepG2细胞泛素蛋白链接酶(MDM2)基因表达的干扰效应和增殖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装载靶向MDM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此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株,以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作对照;采用RT-PCR检测MDM2,p53,Bcl2和p21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siRNA MDM2后的HepG2细胞MDM2和Bcl2基因表达明显减低,而p53和p21基因表达被明显增强,与空白组比差异具有显著性。siRNA MDM2明显抑制了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使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但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未出现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增殖抑制及凋亡。结论 siRNA MDM2可明显抑制HepG2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减弱肿瘤细胞迁移力。可能与抑制MDM2,增强p53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3,3-二吲哚基甲烷(DIM)与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应用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及吖啶橙染色分析PC-3M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 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0.5 mg/L的IDA与60 μmol/L的DIM联用,使0.5 mg/L的IDA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由27.8%提高到69.9%;诱导凋亡的效应由3.2%提高到47.0%,相当10倍剂量(5 mg/L)IDA产生的效应.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两药联用明显增强caspase 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DIM能显著增强IDA对PC-3M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凋亡诱导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载体介导的siRNA(small interfere RNA)技术对骨肉瘤细胞株U20S中MDM2-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依据设计siRNA的原则,以MDM2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有小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到载体PGCsilencerTM中构建重组体(PGCsilencerTM-MDM2 siRNA).实验分转染重组质粒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和只加脂质体的空白组;RT-PCR法观察U20S细胞中MDM2-mRNA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发卡样MDM2 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Csilencer TM-MDM2 siRNA);PGCsilencer TM-MDM2 siRNA转染到U20S细胞后,MDM2-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5),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功构建PGCsilencer TM-MDM2 siRNA重组体,并能有效抑制U20S细胞中MDM2-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现阐述1例急性乙型肝炎导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病例。完善骨穿刺及基因等检查除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不同,该患者继发血小板增多,针对原发病治疗后,随访血小板逐渐恢复。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5 d"于2018年12月22日收入蛇口人民医院感染科。入院监测体温正常,患者无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既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顺铂(DDP)和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 ,DIM)联合应用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及吖啶橙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用RT-PCR检测抑癌基因p21的表达变化。结果:60 μmol.L-1的DIM 与0.4 mg·L-1的DDP 联合可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效果与单用4 mg·L-1DDP相同。DIM与DDP联合试验中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单用DIM处理组(P<0.05)。RT-PCR结果表明:单用DIM和DIM与DDP联合用药都能明显增强p21基因的表达,但联合用药的效果更明显。结论:DIM能显著增强DDP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siRNA沉默VEGF对膀胱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VEGF特异性RNA干扰对膀胱癌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针对VEGF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TM -VEGF-siRNA,并转染至膀胱癌细胞T24。RT-PCR观察VEGF的基因沉默效果;MTT比色分析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凋亡。同时,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VEGF基因沉默效果及对膀胱癌体内治疗的效果。结果转染siVEGF后膀胱癌细胞的VEG基因的表达显著被抑制(最高抑制率达79%)。与对照组比较,转染siVEGF组T24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细胞发生凋亡。裸鼠体内致瘤实验显示,转染siVEGF组T24细胞在裸鼠体内增殖显著降低,肿瘤生长减慢。结论siVEGF能够有效的抑制膀胱癌中VEGF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经胃镜植入化疗粒子行组织内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进展期食管癌伴不全梗阻患者于内镜下行食管癌梗阻部位及浸润处多点或密集型植入5.氟尿嘧啶(5-FU)粒子。首先通过消化道造影测出肿瘤区域体积和食管狭窄的长度,计算出需要植入粒子的数量。通过胃镜活检孔插入5-FU粒子专用注射针,直接刺入肿瘤组织内,将5-FU粒子植入。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植入术均安全完成,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12例中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结论植入缓释5-FU对缓解食管癌浸润引起的梗阻有一定作用,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siRNA对骨肉瘤细胞MDM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siRNA对人骨肉瘤U20S细胞MDM2基因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构建可表达针对MDM2的siRNA质粒(PGCsilencerTM-MDM2-siRNA)。转染siRNA MDM2(简称siMDM2),阴性对照质粒到U20S,并设只加转染试剂作空白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MDM2对MDM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用MTT法检测siMDM2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 -2组MDM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调到空白对照组的32.61%和39.0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 -2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到空白对照组的35.76%和42.20%;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MDM2基因和蛋白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siMDM2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性对照组抑制率与转染试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iRNA可以有效地抑制U20S细胞中MDM2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肌胞(PolyI∶C)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前列腺癌PC-3M细胞经不同剂量PolyI∶C(100、200和400μg.L-1)作用后,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细胞数目多,PolyI∶C组细胞变圆贴壁不佳,细胞数目变少。PolyI∶C 400μg.L-1组的生长抑制率最高,200μg.L-1组次之,100μg.L-1组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oly I∶C同一剂量组生长抑制率72 h最高,48 h次之,24 h时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olyI∶C可诱导PC-3M凋亡,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分别为3.9%、27.1%和42.9%,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olyI∶C组细胞处于G1期的百分率(61.4%)明显高于对照组(33.9%)(P<0.05)。结论:PolyI∶C能抑制体外培养的PC-3M细胞生长,对PC-3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