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无痛人流术前的健康教育:(1)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周内避免性生活。(2)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禁食4~6小时,禁水2小时。(3)无痛人工流产前一晚需要洗澡,换干净的内衣。(4)在做无痛人流术前,必须经过医生检查,以确定是宫内怀孕;并要做好如下各项检查,如心电图、B型超声波、白带常规检查。(5)最好由亲属陪伴,并由麻醉师向亲属讲明可能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不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证属肝郁脾虚型不孕症6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以其自身治疗前后为对照,以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服药治疗3~6个疗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受孕总有效率96.7%.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不孕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不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证属肝郁脾虚型不孕症6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以其自身治疗前后为对照,以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服药治疗3~6个疗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受孕总有效率96.7%.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肝...  相似文献   
4.
胡树钊  赵存彦 《河北医学》2009,15(12):1503-1504
为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和木舒胶囊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增厚症,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增厚多见于月经不规则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是一种可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增厚症属于中医"崩漏"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其病因多为肾虚、血瘀、脾虚、血热等,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无规律、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净等症状.本文通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厚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三种实验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以观察该病与乳腺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SD雌性未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A)外,分别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B)、束缚强迫游泳(C)、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束缚强迫游泳(D)三种造模方法复制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第二、第三对乳房的乳头直径及乳腺组织病理变化与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三种造模方法均使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增大(P<0.05);乳腺组织可见小叶腺泡数明显增多,腺泡腔和小叶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及导管内分泌物增多.其中D组大鼠乳腺组织变化最为明显.(2)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中的Cu含量均显著升高,Zn、Se含量降低,Cu/Zn升高.结论 (1)三种造模方法均可有效复制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2)实验性乳腺增生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与乳腺增生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肺部感染。本文通过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平片分析认为: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有无其它原发性疾病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平片X线表现各有不同。认为X线胸部平片检查是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46例小儿肠套叠实施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整复前均经临床拟诊,X线灌肠证实,分别按照套叠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套叠0-24小时,22例,整复19例;24-36小时20例,整复20例;36-48小时4例;整复2例。文章从小儿肠套叠的病理变化、客观因素以及本组病例的统计分析,阐明了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最佳时机应选在24-36小时之间;②严格掌握适应症、熟练的操作技术及正确的方法是整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于疾病诊断的价值,与甲胎蛋白(AFP)、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56)、肝硬化对照组(n=22)和正常对照组(n=28).原发性肝癌组患者按照AFP浓度分为AFP正常、升高2个亚组或按照肿瘤临床分期分为3个亚组.各组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生存素浓度.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高于肝硬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87.6±26.1)ng、L VS(51.25±31.3)ng、L、(60.2±32.9)ng、L(P<0.01);肝硬化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组中AFP正常亚组与升高亚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3个亚组外周血生存素浓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1).结论 外周血生存素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原发性肝癌血清学非特异性辅助诊断指标,对于初次诊断及复发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并有助于血清AFP水平正常的原发性肝癌及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