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2000年~2003年95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1.7%(P<0.01),第21 d平均血肿体积分别为12.78±5.02ml和19.23±6.15 ml,t=3.982,P<0.05,治疗组血肿明显吸收.结论复方丹参液具有较好的改善循环作用,促进血肿吸收,减少肿水肿形成,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北京市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按照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 (CDC)对SARS病例职业划分标准 ,对 2 0 0 3年 3月~ 6月北京市发生的SARS临床诊断病例中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个案调查和描述分析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医务人员人口数计算医务人员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医务人员SARS病例 4 0 7人 ,占总病例的 17 3% ,男女发病比 1∶3 4 7,发病率为 2 82 80 /10万 ,是北京市平均发病率 (18 5 7/ 10万 )的 15 2倍。医务人员SARS死亡 10人 ,死亡率 6 94 / 10万 ,是全市平均死亡率 (1 4 1/ 10万 )的 4 9倍 ,病死率为 2 4 6 % ,显著低于全市 7 6 2 %的平均病死率水平。医务人员SARS发病和死亡病例集中在 4 0岁以下年龄组 ,分别占 76 5 %和 80 0 %。护士和医生是医务人员中主要发病人群 ,分别占 5 1 9%和 37 8%。SARS流行早期医务人员发病病例构成最高 ,随流行过程持续 ,发病比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χ2 =2 3 18,P <0 0 0 1)。医务人员SARS病例中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为 71 1% ,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38 5 % ) (χ2 =14 2 3,P <0 0 1) ,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是否具有接触史的比例没有差别。结论 在本次SA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SARS病毒普遍易感。但不同职业人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异较大。本文对北京市离退体人员和家务待业人员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始于2003年3月初。它是由来自山西省的输入病例引起。2003年3月6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首例SARS病例报告。北京市首例学生SARS病例于2003年3月22日发病,次日诊断为SARS病例。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中、小学生SARS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等分析,描述本市学生SARS的流行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SARS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为在学校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SARS传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它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水平、感染来源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干部职员患者流行病学分析,旨在探索疾病在这类人群的分布特点,从而为今后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5~2002年北京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模式和强度存在差别,并受很多因素影响。为了掌握北京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动态,1995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在北京市性病防治所、地坛医院、北京市妇女收容教育所、安康戒毒所建立了4个国家级监测哨点,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和吸毒人群进行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血清学监测,以评估高危人群感染HIV病毒的危险。现将1995-2002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1 892名腹泻患者粪便标本, 并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使用real time RT-PCR对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4.2%(269/1 892);寒冷月份阳性率较高;怀柔区、延庆县等西北部山区阳性率较高;6月龄至5岁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散居托幼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诺如病毒阳性腹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 6月龄至5岁腹泻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 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8.
200名男男性行为者HIV/STD现患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的现患率,以及兴奋剂、毒品的使用情况,了解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及疾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对该目标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监测信息为基础寻找种子,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200名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被访者人口学、行为学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采用ELISA(IgG)、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采集尿道及肛周拭子,采用ELISA法检测衣原体;采用涂片镜检和培养两种方法检测淋球菌.使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对问卷及检测结果进行录入,运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招募200名男男性行为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6.44±6.3)岁.过去一年中同性性伴数超过1个的占86.5%,20.5%有异性多性伴.该群体在发生同性性行为时普遍存在主动肛交(77.5%)与被动肛交(63.0%).21.5%的被访者承认既往曾使用过毒品.检出HIV抗体阳性13例,感染率6.5%;TPPA阳性48例,现患率24%;肛门拭子衣原体涂片阳性21例,阳性率10.5%;尿道拭子涂片衣原体阳性19例,阳性率9.5%;淋球菌尿道及肛门拭子涂片、培养阳性1例,阳性率0.5%.结论 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导致其性病、HIV感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耻辱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索降低耻辱感的科学方法。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262名MSM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一般情况和耻辱感的问卷调查。结果耻辱量表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个人耻辱(53.22±8.13)分、担心公开(33.20±3.73)分、负面自我形象(35.84±6.40)分、关注公众态度(61.31±8.44)分。耻辱感随着感染情况告知家人、好友的人数增多而降低(P<0.05),在婚者的耻辱感低于离异/丧偶者。结论如何获得家人和周围好友的情感支持,是降低HIV感染者/AIDS病人耻辱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捕获-再捕获方法不同标记物对估计MSM规模的影响.方法 2013年3-7月应用捕获-再捕获法,间隔半个月,分别从网络和现场调查前后2次捕获MSM,第一次网络捕获时设置了2种不同的标记物,采用Chapman等提出的无偏估计公式估计北京地区MSM人群规模.结果 使用第一种标记物估计的北京地区MSM规模为239 258人(95%CI:48 932~429 584).使用第二种标记物估计的北京地区MSM规模为115 731人(95%CI:78 153~ 153 309).结论 标记物不同,估计的北京地区MSM人群规模相差很大,使用捕获-再捕获原理进行特定人群规模估计时应慎重选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