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8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9年2月间儿内一科28例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死亡儿童(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5.5岁)的临床症状、体征、多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儿中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5例(53.6%),死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32.2%),死于肺部感染4例(14.2%);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2.1%,血清心肌酶、脑电图异常率为100%;心电图异常率为71.4%,CT异常率为71.4%。结论本组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死于脑干功能衰竭,病变以额、颞叶为主且伴有血清心肌酶谱和脑电图异常,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脑电图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月~14岁,平均年龄7.6岁。患儿多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早期延误诊断9例(45%)。16例患儿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3例同时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9例因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3例因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反复阿斯发作于入院2 h内予以临时起搏器植入,其中1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予临时起博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6次(连续肾脏替代+血浆置换)得以存活。20例患儿中存活12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表现及辅查结果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和糖皮质激素,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临时心脏起搏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病毒唑联合苯唑西林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单用更昔洛韦10mg·kg-1·d-1分2次静滴;对照组64例采用病毒唑10~15mg·kg-1·d-1联合苯唑西林钠100mg·kg-1·d-1每日1~2次静滴,两组均给以口服潘生丁等相同的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天数、平均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留院观察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更昔洛韦抗柯萨奇病毒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较病毒唑联合苯唑西林钠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6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并与60例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危险因素及影响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明确诊断为IDA的280例1~5岁患儿临床资料(IDA组),并根据其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将贫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同时选取同期280例非贫血患儿为对照组。对可能的儿童IDA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IDA的危险因素及影响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280例IDA患儿轻度贫血者134例,占47.8%,中度贫血者122例,占43.6%,重度及极重度贫血者24例,占8.6%。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孕期贫血、母亲未接受育儿指导、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既往病史及喂养方式是导致患儿发生IDA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母亲文化程度、孕周、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儿童既往病史、母亲孕期贫血、母亲未接受育儿指导与贫血严重程度有关(P0.05)。年龄、孕周、出生体质量、儿童既往病史是影响IDA患儿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儿童IDA应着重以预防为主,应加大儿童营养保健知识宣教普及力度,定期培训基层儿童保健医护人员,同时制订符合我国儿童饮食特点及含铁丰富食物饮食方案,以降低儿童IDA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婴幼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访研究56例不同类型婴幼癫痫患儿使用Lev单药口服治疗,Lev起始剂量10 mg/(kg.d),分2次服用,每3~7 d增加5~10mg/(kg.d),维持剂量20~40 mg/(kg.d);经1~2周增加至平均剂量为35 mg/(kg.d)。治疗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控制发作29例,占51.78%;有效15例,占26.78%;无效12例,占21.44%。不良反应以厌食、嗜睡、情绪激动,行为异常为主。结论:Lev单药治疗婴幼儿各型癫痫均有效,尤其对于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佳的抗癫痫新药,对婴幼儿癫痫的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7例血锌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本地区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为正常对照标准,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发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锌水平并提出防治办法.方法:收集1 183例健康儿童及127例患儿静脉空腹血清,测定血清锌元素,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RV肠炎患儿血锌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张小蓉  谭忠友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92-3193
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开始全面使用留置针至今,通过对新生儿不同部位的置管观察,发现各有优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85,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和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Ccr和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T、APTT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PT、APTT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改善肾功能指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研究表明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治疗对策是综合措施,包括中西医结合抗病毒,保护心肌,营养心肌、免疫调节.本文就VMC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