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马多在牙髓炎治疗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髓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通常采用利卡因局部麻醉以缓解患者疼痛,该药为注射治疗可导致患者畏惧不安。曲马多是一种合成的非吗啡类镇痛药,常用于创伤性全身疼痛及中度,重度癌症患者镇痛。用于牙髓病镇痛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曲马多在牙髓炎治疗中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目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主要有封闭疗法、针炙疗法以及综合疗法等。中药三伏贴配合针炙疗法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经典阐释,能最大程度地驱风散寒,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安全、经济、副作用小,运用三伏贴配合针炙防治肩周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4.
魏晋  于玲  谭宏宇△ 《天津医药》2020,48(7):650-653
目的 探讨术中影响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的麻醉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 术治疗的17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第5天ALT恢复正常或小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恢复组(n=78),ALT 未恢复正常且高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未恢复组(n=99)。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术后ALT 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LT恢复组中术后第5天ALT值、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值和乳酸升高值低于ALT未 恢复组,ALT恢复组中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和术后体温<35.5 ℃的患者占比低于ALT未恢复组,而手术时间≤180 min 的患者占比高于 ALT 未恢复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升高值较高(OR=1.526,95%CI: 1.105~2.107)、CVP 降低值较高(OR=1.170,95%CI:1.017~1.346)、手术切除范围较高超过 3 个肝段(OR=2.487, 95%CI:1.185~5.216)是ALT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乳酸升高值、手术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CVP降 低值影响肝癌患者术后ALT恢复。  相似文献   
5.
医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对高素质专业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也对高等院校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切入点,通过行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明晰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为行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1993年7月-1995年7月.在气管内全麻下为6例嗜铬细胞瘤行切除术。术中用硫酸镁控制高血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μ受体激动药芬太尼对KATP通道的作用,本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芬太尼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KATP通道离子流(IKATP)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单一心室肌细胞的制备 选用300~350g的豚鼠,麻醉后呼吸机支持下剖胸,主动脉插管,取出心脏,在37℃恒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剂量芬太尼对疼痛激活脑区的影响.方法 选取右利手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年龄20~4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n=10):芬太尼1.0 μg/kg组(F1组)和芬太尼1.5 μg/kg组(F2组).300 g von Frey纤维丝刺激受试者左足心作为机械性伤害性刺激.静脉注射各组相应剂量芬太尼.于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 min时给予机械性伤害性刺激,记录VAS评分.1周后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结构像扫描和功能像扫描,其中功能像扫描包括机械性伤害性刺激P1扫描、不同剂量芬太尼的药物扫描(扫描前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和机械性伤害性刺激P2扫描.P1、P2扫描包括10 s的初始采集信号扫描及静息态(20 s)与刺激态(20 s)交替循环6次扫描.给药扫描包括空白平衡扫描4 min和给药后扫描8 min.记录芬太尼给药前后疼痛激活脑区的改变.结果 F1组(P2-P1)激活的脑区:同侧扣带回;F2组(P2 -P1)激活的脑区:双侧扣带回和对侧岛叶.F2组与F1组功能磁共振成像叠加相比(F2组-F1组)可见同侧扣带回激活.结论 机械性伤害性刺激时芬太尼可促进扣带回和岛叶的活动,且与剂量有关,提示这两个脑区可能是芬太尼发挥镇痛作用的靶位.  相似文献   
9.
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如诊断与纠正不及时可导致缺氧损害,甚至死亡。验证导管位置正确的临床试验包括直接观察声门、胸壁运动、呼吸音、胃扩张、贮气囊顺应性等;特殊试验有CO_2曲线监测及负压试验。本文对这些临床试验和特殊试验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的影响.方法:取房缺或室缺修补术患者的右心耳组织,置于100%氧饱和的无钙心肌细胞保护液中,30 min内送至实验室.将标本剪成1 mm3的小块,用二步酶解法分离出单个心房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两种浓度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IK·ATP的影响.结果:在电极内液含ATP(0.3 mmol·L-1)的条件下,记录到一束外向K+电流.该电流可被KATP通道特异阻滞药格列苯脲(10μmol·L-1)抑制,表明此电流为IK·ATP在指令电位为+20mV时,用含低浓度氯胺酮(0.01 mmol·L-1)的细胞外液灌流时,IK·ATP受到抑制,抑制率为11.1%(n=3,P<0.01).用含高浓度氯胺酮(0.1 mmol·L-1)的细胞外液灌流时,IK·ATP被大量激活,增加率为57.6%(n=3,P<0.01).结论:低浓度氯胺酮(0.01 mmol·L-1)对人心房肌细胞IK·ATP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氯胺酮(0.1 mmol·L-1)对IK·ATP则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