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氯氮平固定剂量(300mg/日);台疗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发现第4周临床疗效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相关,中浓度疗效最好;血浓度增高,疗效反而下降。提示氯氯平血药浓度在0.98~1.82μmol/L为适宜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注射液致过敏反应3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从1996年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意外1260例,其中3例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例1 张某,女,74岁,住院号18243。言语不利3天,于1997年2月10日入院,头颅CT示:双顶叶深部多发腔隙性梗塞。诊断为脑急性腔隙性梗塞。给予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的灯盏花注射液(每支10ml,含总黄酮45mg,滇卫药准字1995第001787,有效期为3年)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每分钟40滴静脉滴注。输入约100ml时,患者感恶心,头昏,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未行处理,药物输完。次日晨起恶心感消失,作辅助检查排除胸腹疾患。再输入灯盏花注射液,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轻、重型抑郁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和锌水平的测定.探讨各指标水平与抑郁症患者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2003-04/10河南省精神病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33例作为抑郁组观察对象。选择同期心身健康的洛阳荣康医院的职工23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早晨6:30~7:30之间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同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锌水平。于入组时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24分为重型抑郁症,总分〈24分为轻型抑郁症。分析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锌水平的关系。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均采集到血样测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症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90&;#177;5.63).(13.57&;#177;7.63)ng/L,(618&;#177;5.68)mg/L;(5.95&;#177;3.66).(12.87&;#177;5.34)ng/L.(2.50&;#177;1.44)mg/L;P〈0.05]。②抑郁症组血清和锌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88&;#177;2.37).(13.60&;#177;1.90)μmol/L.P〈0.05]。③抑郁症血清锌与汉密顿抑郁量表中迟缓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351.P〈0.05)。④轻、重型抑郁症患者之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锌水平5项指标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及锌水平降低可能是抑郁症患者非特异性表现.在抑郁症组女性患者血清和锌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也可能提示性别对抑郁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ICD-10、DSM-Ⅳ之间在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及其差异,检验CCMD-2-R的效度,本文选取50例临床诊断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通过SCAN检查与参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病史,然后分别用CCMD-2-R、ICD-10、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去诊断,比较它们在框架内容、亚型诊断频度、亚型诊断符合率与症状标准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发现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与临床经验诊断、ICD-10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K>0.75),与DSM-Ⅳ之间也有一定的一致性(K>0.40),提示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有良好的经验效度和平行效度。说明CCMD-2-R更加完善了我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性格对个体的意义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性格不仅决定个体的人生方向和发展前途,而且还对心身疾病产生重大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某些心身疾病跃居人类死因排行榜前位。单纯的生物医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疾病的病因,广泛的多病因研究正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心理社会的致病因素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启动子区-1438G/A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结果1.抑郁症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1频率(58.51%)较正常对照组(42.86%)高,差异有显著性(x^2=3.929,P〈0.05);2.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情感性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2的频率(25.45%)较正常对照组(38.46%)偏低,差异有显著性(x^2=4.74,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患者关联,提示该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7.
报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常州第四制药厂联合试生产的新药盐酸氟西汀治疗30例抑郁症的临床试验结果。其中21例采用随机设计,与丙咪嗪进行双盲对照试验;9例病人用氟西汀进行开放试验,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常规疗效观察评价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法(参阅总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合并对立违抗性障碍 (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的临床特征及与 5 羟色胺 ( 5 HT)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一组ADHD患儿的血清 5 HT水平。对象 为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本所儿童心理卫生门诊就诊儿童 ,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 (DSM Ⅳ )中ADHD诊断标准。排除最近 2周服用过精神活性物质、患有严重躯体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孤独症、…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但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证实, 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解剖环路(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 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功能异常,这与应用三维脑磁共振对抑郁症脑结构异常的研究有很高的相关性。目前,这些结构、功能的改变与抑郁症状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新近关于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对脑功能影像学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同时还将探讨遗传对脑功能影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立违抗障碍(ODD)以对抗等行为为特征,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存。有研究报道ADHD合并ODD比单纯ADHD有更广泛的损害;有研究认为血清低5-羟色胺水平可能与ADHD的攻击性行为有关,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ADHD合并ODD的临床特征及与5-羟色胺的关系。设计:2002—06/2003—05以伴有和不伴有ODD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的对照性研究。单位: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对象:研究对象来源于2002—06/2003—05在中南大学儿童精神卫生专科门诊就诊的7-14岁ADHD患儿共61例(男53例,女8例),按DSM-Ⅳ关于对立违抗障碍的症状学标准,将ADHD儿童分为不伴ODD组(n=33,ADHD组)和伴ODD组(n=28,ADHD+ODD组)。方法:由患儿父母(n=61)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由班主任(n=31)填写教师报告表(TRF),检测当日早餐被试者进不含巧克力、牛奶的正常饮食,空腹采静脉血2mL,用外标法定量测定5-HT浓度,采用LD-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主要观察指标:伴有和不伴有ADHD儿童CBCL,TRF、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以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差异。结果:经父母和教师评定,ADHD+ODD组在CBCL和TRF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外向性行为问题及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单纯ADH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8~3.76,P&;lt;0.05—0.01);ADHD+ODD组CBCL的焦虑/抑郁及内向性行为问题也明显高于ADH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7~2.35,P&;lt;0.05)。ADHD+ODD组的血清5-羟色胺水平[(327.01&;#177;164.84)μg/L]低于ADHD组[(451.11&;#177;250.89)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2,P&;lt;0.05)。结论:ADHD+ODD儿童在内、外向性问题和适应能力、注意力诸方面均有损害;攻击性行为和5-羟色胺降低可能是ADHD+ODD儿童冲动行为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