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医院核酸采集员的身心体验,为做好疫情防控,更好地保护核酸采集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 2021年 6月 15—30日在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 15位核酸采集员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并对核酸检测现场进行观察,应用 Colaizzi七步分析法,首先阅读资料、并分类、编码,然后具体分析,再归纳总结,提炼主要部分,最后得出最终主题。结果该医院核酸采集员的身心感受主要提取 4项主题:历史使命,不可推卸;防护最大,安全第一;恐惧紧张,身体不适;争分夺秒,保持体力。结论该医院核酸采集员思想觉悟高,集体荣誉感强,但核酸采集工作量大,常常存在身体疲惫,肩膀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及各种心理反应及躯体反应;因此核酸采集员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和关照,同时需要心理疏导和人力补充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抽吸泵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6月1—3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VAS选4种代表性的药品: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粉针剂,各60支。分别用抽吸泵和人工调配。对比两种调配方法所用的时间、药品的残留量及成品输液微粒数等。另采用简易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院PIVAS的240例次调配工作人员的体能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与人工调配比较,采用抽吸泵调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5.34±0.69)s 比(29.30±0.51)s]、痰热清注射液[(19.70±1.01)s 比(24.91±0.78s]、10%氯化钠注射液[(11.30±0.75)s比(16.10±0.61)s]、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剂[(19.00±0.95)s比(33.13±1.06)s]这4种药品节约了时间(P<0.05)。4种药品采用两种调配方法成品输液微粒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符合药典的规定。4种药品采用两种调配方法药液的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采用抽吸泵调配时肘部乏力[8.33(20/240)比87.50%(210/240)]、腕部酸疼[12.08(29/240)比84.17%(202/240)]、腰部不适[19.58(47/240)比76.67%(184/240)]、颈肩不适[17.08(41/240)比75.83%(182/240)]等体能情况例次占比均低于人工调配(P<0.05)。结论抽吸泵在PIVAS的应用可以节约时间及人力,输液微粒的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药液的残留与人工调配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模式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住院60例乳腺癌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住院62例乳腺癌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30)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质量,Piper疲乏修正量表(PFS-R)评价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EORTC QLQ-30量表总体健康、功能评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FS-R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缺乏特异性预防和治疗药物等特点,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恐慌,全国各地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一线医师,不仅要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还要面临被感染的巨大风险,他们坚守职业岗位、抵御病毒、挽救患者,相关部门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体验,从而为后期的心理干预、应急预案的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等提供依据。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医师面对COVID-19疫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为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020-02-01至2020-02-07全国部分省市各级医院直接接触疫情工作的15名临床一线医师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临床一线医师在COVID-19疫情中的真实体验,主要提取6项主题:心理感受复杂多样(担心被感染、恐慌、气愤、无奈、自责)、临床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不被尊重和理解、以救死扶伤为己任、防护物资不足。结论 临床一线医师在COVID-19疫情中有担心被感染、恐慌等心理感受,还有工作压力大、不被尊重和理解等问题,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关注临床一线医师在面对COVID-19疫情时的真实体验,在保障防护物资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指导和人文关怀,并加强一线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应急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陕西省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为改善其气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于 2014年 10月至 2015年 12月分别在陕西西安和广东深圳的东、南、西、北 4个城区及郊区各选取 2所幼儿园,从每个幼儿园中抽取 6个班(小、中、大班各 2个)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父母或监护人匿名填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成人用)、儿童气质量表共 4部分。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儿童气质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龄趋势分析显示:每个气质类型中(或所有的气质类型汇总后)各年龄段的例数在总例数中的占比,随年龄上升而变化的趋势检验大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显,示:独生子女( OR=2.017,P=0.001)、孩子犯错时的管教方式为打骂( OR=1.360,P=0.017)、情绪及孕期有异常( OR=2.333,P=0.001)是儿童气质类型的不利影响因素,而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高( OR=0.483,P=0.003)、父母关系好( OR=0.392,P=0.000)、管教态度一致( OR=0.784,P=0.004)、父亲个性好( OR=0.725,P=0.028)、孕期营养良好( OR=0.841,P=0.007)是儿童气质类型的有利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气质不仅仅受先天遗传的影响,而且还与后天环境息息相关。在幼儿的养育过程中,父母及家人不但要重视孕期保健,而且更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儿童个性气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体检人群中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脂肪肝合并肝囊肿的肝脏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方法 以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肝胆B超检查结果,肝病可分为单一肝病和肝病合并症,因而分为对照组和4个非传染性肝病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组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结果 共纳入8 938例体检者(男性n=4 986,女性n=3 952)为研究对象。男性中,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0(0.96,1.26)mmol/L低于对照组1.33(1.14,1.53)mmol/L(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0.7(21.8,45.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2.0(18.3,27.6)U/L、总胆固醇5.18(4.59,5.8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0(2.85,3.98)mmol/L高于对照组[19.0(14.1,26.3)U/L、19.0(16.4,22.3)U/L、4.81(4.28,5.38)mmol/L、3.11(2.62,3.65)mmol/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