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横形髋臼骨折模型进行前柱、后柱、双柱3种螺钉内固定置入方法静力有限元分析比较,为临床选择更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正常骨盆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用Mimcs 10.0分割出右侧髋骨点云图数据,再用Solidworks 2010制作成实体和模拟髋臼横形骨折,进行前后柱螺钉内固定,将各项零件组装成手术装配体模型,直接导入Ansys 12.1进行无骨折和3种内固定方法分别进行位移和应力2项静力分析。结果通过位移和应力云图分析与比较后发现,采用双柱螺钉内固定总位移最小,髋臼部应力分布与无骨折模型相似,应力集中在前柱螺钉上。单柱固定位移均有增大和螺钉部应力集中表现,后柱固定髋臼位移和螺钉应力集中均小于前柱固定。结论横形髋臼骨折双柱固定优于单柱固定,后柱固定优于前柱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采用带监测皮岛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5例,术后观察监测皮岛,从而监测股骨头的血供。结果23例术后监测皮岛血运良好,2例监测皮岛提示了移植骨瓣的血管危象,及时探查手术,取出血栓,恢复血供。所有病例均早期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结论带监测皮岛的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早期监测股骨头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康复治疗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僵硬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6 8例术后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病人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并介绍了具体方法。结果 :所有病人均进行了一年以上随访 ,屈膝功能由术前平均 2 3度增至 92 .6度 ,其中屈膝功能达 90度以上者多为股骨干骨折或坚持术后康复训练者。结论 :改良式股四头股成型术配合术后康复能够提高疗效 ,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早期SANFH大鼠骨组织中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骨组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大剂量冲击造模方法,造成SD大鼠SANFH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光镜下观察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SANFH负重区骨组织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股骨头软骨下骨髓腔内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数目先增多,后减少(第6周达高峰,为10.28±0.66),均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组织中的分布发生变化;(2)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参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后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代平  詹瑞森  王卫国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19-202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骨髓源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和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从一骨质疏松患者髂骨中抽取骨髓10ml,体外培养、传代和扩增,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及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将第三代细胞分别接种在常规DMEM培养液及常规DMEM 10ng/ml(PDGF-BB)培养液,绘制两组的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及用MTT法分析其存活和增殖能力;将第三代细胞分别用常规DMEM培养液、常规矿化液和常规矿化液 PDGF-BB(10ng/ml)培养液培养,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测定三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及茜素红法(ARS)钙化结节染色.[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原代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生长曲线显示常规DMEM PDGF-BB培养液组较常规DMEM培养液组细胞增殖快且细胞倍增时间短;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群为BMSCs,纯度在95%以上;MTT法显示三组两两之间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LP定量测定显示三组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茜素红法(ARS)钙化结节染色结果显示常规矿化液组和常规矿化液 PDGF-BB培养液两组均为阳性.[结论]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源中获得的BMSCs,经体外培养、纯化、扩增后可达到组织工程骨所要求的106~107细胞数量级,且其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PDGF-BB能促进BMSCs的增殖,但不影响其分化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联合三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3组,每组20例,射频治疗组(A组),三氧治疗组(B组),射频联合三氧治疗组(C组)。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程度评价指标,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1周、3周、2个月VAS及术后2个月手术优良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VAS疼痛分值C组低于其他2组,术后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为16/20例,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射频联合三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射频或三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骨折患者103例,按照病情需要及入院顺序将103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金属材料内固定治疗(51例),另一组使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固定治疗(52例),随访6~20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X射线片、骨性愈合情况及变态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全部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并且术后的X射线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示两组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吸收材料治疗组无变态反应发生,金属材料治疗组有6例发生变态反应,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可吸收材料可以取代金属材料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可吸收材料可以被人体吸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避免了由金属引起的组织刺激,手术操作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去除固定材料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减少的手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经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的 38例胫腓骨骨折的疗效 ;最终结果采用Jouner Wruh评分标准评定 ,平均随访 14 6 (6~ 32 )个月。结果 :经扩髓带锁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 ,优 33例 ,良 4例 ,中 1例。无锁定螺钉和髓内针折断 ,无腓总神经损伤 ,无深部感染和畸形愈合。扩髓带锁髓内针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既能起到稳定可靠的固定作用 ,又能减少骨折局部软组织及血运的破坏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患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NT-3组。用RT-PCR分析方法观察两组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脊髓损伤后caspase-3基因mRNA转录水平升高;②NT-3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下降(P<0.05)。【结论】NT-3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促进神经纤维损伤后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多数情况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发生Cage移位需再次手术翻修,但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也常不确切。目的:分析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Cage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01/2010-01进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后发生Cage移位的16例患者及由外院转入的4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变节段内置入Cage的数目、Cage的置入深度、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程度、椎弓根钉系统的稳定性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病变节段使用单枚Cage融合9例,使用双Cage融合11例。Cage置入深度不足者12例,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不佳者10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未恢复者8例,椎弓根钉置入位置错误者2例,椎弓根钉螺帽松动者4例。结果说明Cage的设计、选择、初始置入位置,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配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的情况可能影响Cage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