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在颅内感染和脑出血患者初期颅高压的相关变化,进而预测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并比较TCD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颅内感染患者128次腰穿和45例脑出血患者138次腰穿测压前均行TCD检查并记录血压。结果随着ICP升高,颅内感染和脑出血TCD均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速度(Vs)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速度(Vd)减慢,血管博动指数(PI)增大。颅内感染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脑出血(P<0.01),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明显低于脑出血(P<0.01)。颅内感染TCD参数、平均动脉压(MAP)与ICP、CPP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1.026 17.165×PI;CPPe=1.411-17.091×PI 0.971×MAP。预测和实测ICP、CPP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910。ICP预测差值在5mmHg内阳性预测率为63.28%,CPP为62.5%。脑出血TCD相关参数与ICP、CPP的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7.096 20.474×PI 0.053×MAP;CPPe=7.096-20.474×PI 0.947×MAP。预测和实测ICP、CPP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0.977,预测差值在5mmHg内阳性预测率均为89.91%。结论颅内感染多合并炎性血管痉挛,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参数改变可较准确预测ICP、CPP,对脑出血的预测准确性好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g)并进行分析。结果: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TC水平与其余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型患者LDL-C水平与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痰湿蒙神型、风火上扰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痰湿蒙神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Fg水平与其余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及血浆Fg水平与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关系,两者均可作为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医微观辨证。  相似文献   
3.
禽蛋中铜 铁 锌 钙 镁 硒等元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多种禽蛋的蛋白和蛋黄分别作了铜、铁、锌、钙、镁、硒 6种元素的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蛋黄中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蛋白 ,吃配合饲料的鸡蛋 (俗称洋鸡蛋 )除了钙、镁外其余均比草鸡蛋的高。作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 ,从营养和经济角度考虑首选是洋鸡蛋 ,其次是鸭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在初期颅高压患者不同颅内压(pIC)水平的相关变化,进而预测pIC、脑灌注压(pCP).方法:对200例颅脑病变患者393次腰椎穿刺测压前均行TCD检查并记录血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随着pIC升高,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vs)无变化,舒张期血流(vd)减慢,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P<0.05或0.01).依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平均动脉压(pMA)所得预测颅内压(pICe)及预测脑灌注压(pCP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pICe=-1.496 2.807×PI 0.088×pMA;pCPe=1.496-2.807×PI 0.912×pMA.预测和实测的pIC、pCP均呈正相关(r=0.757、0.961,P均<0.01),预测差值在0.667 kPa内阳性预测率均为78.63%.结论: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较准确预测pIC、pCP,在颅高压初期对2者的预测准确性完全一致,且不受动脉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影像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MRI、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 ,SPECT)脑显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共观察 1 7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 ,其中对 1 2例患者单行颅脑MRI ,2例单行CT ,3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 ;9例行SPECT检查 ;1 1例行TCD检查 ,并设TCD对照组。结果 MRI或CT :全部患者幕上半球脑白质、小脑半球、内囊后肢及膝部、胼胝体压部及膝部 ,部分患者中脑、桥脑见双侧、对称性异常改变。 5例CT表现为上述白质区对称性低密度 ;1 5例MRI均表现为T1 WI呈低信号 ,T2 WI及水抑制成像呈高信号。SPECT :以白质为主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脑白质区扩大 ;灰质区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发低供血灶 :颞叶 9例 ;顶叶 7例 ;小脑 7例 ;基底神经核 5例 ;枕叶 4例。TCD :收缩峰变尖 ,脑前循环与后循环舒张期血流速度 [分别为 (35 0± 9 7)cm/s,(2 3 4±5 2 )cm/s]均较对照组 [分别为 (43 2± 7 5)cm/s,(2 7 6± 5 0 )cm/s]显著降低 (P <0 0 1 ) ;脉动指数(分别为 1 0 4 0± 0 2 30 ,1 0 63± 0 331 )较对照组 (分别为 0 751± 0 0 92 ,0 70 8± 0 1 0 3)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CT或M  相似文献   
6.
颅内高压是神经科常见的危重症,严重者可出现脑疝,直接危及生命.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无创监测是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该研究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发病24h内入院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探讨TCD对脑出血微创碎吸术疗效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具有特征性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改变,应用其对疑似患者进行筛查,具有经济、无创及易操作的优点,特别对以缺血或非典型脑血管病为临床表现的患者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脑出血患者138次腰穿前行TCD检查(发病第1、3天常规进行),对TCD资料及脑脊液压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颅高压患者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随着ICP升高,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速度(Vd)减低,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与健侧比较,出血侧Vs、Vm、Vd均显著降低,PI显著升高(P<0.01)。与小量出血组比较,发病第3天,中、大量出血组的Vm、Vd均显著降低,PI值显著增高(P均<0.05)。与发病第1天比较,发病第3天中、大量出血组Vm、Vd均显著降低,PI显著升高(P均<0.05)。根据出血侧血流动力学参数所得预测颅内压(ICPe)及预测脑灌注压(CPP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7.096 20.474PI 0.053MAP;CPPe=7.096-20.474PI 0.947MAP。预测和实测的ICP、CPP显著正相关(r=0.796、0.977,P均<0.01),预测差值在5mm Hg内阳性预测率均为89.9%。结论依据出血侧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较准确预测脑出血患者的ICP、CP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频谱参数对颅内感染患者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2例颅内感染患者进行的128次腰穿测压前行TCD检查,对TCD资料及脑脊液压力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颅内感染组患者随着ICP升高,TCD表现出高阻力血流频谱,波形普遍变尖,收缩期血流(Vs)无明显变化,舒张期血流(Vd)减慢,搏动指数(PI)增大。与对照组比较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根据TCD参数及预测ICP(ICPe)及预测CPP(CPPe)的回归方程,ICPe及CPPe值与实测的ICP、CPP值呈正相关(r=0.594、0.910,均P〈0.001)。结论 TCD频谱参数可较准确预测颅内感染患者ICP、CP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 TCD检测显示:正常11例,异常27例,阳性率71%,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快,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脉动指数均显著升高,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TCD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性脑炎,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小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