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出现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患者13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氧气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注射液,实验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P<0.05,口咽黏膜修复耗时平均时间与总疗程耗时平均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的疗效确切,副作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SRT)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多发脑转移瘤(2~4个病灶,病灶最大直径≤4 cm)患者,其中接受SRT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SRT联合WBRT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颅内远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颅内远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为13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SRT与WBRT+SRT治疗脑转移瘤(2~4个病灶)有相似的生存期,局部控制率相仿,但颅内远处复发率增加,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并缩野加量放射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并缩野加量放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常规分割照射36 Gy改超分割1.25 Gy/次,2次/天,共6-8天,然后在耳前野中设计一小耳前野(实际上大野套小野),耳前野和小耳前野加速分割,分别为1.80 Gy/次与1.2 Gy/次,1次/天,间隔〉6小时,共6-8天,鼻咽部总剂量70~76 Gy。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方法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9%、78.0%(χ2=6.316,P=0.012)和78.1%、56.0%(χ2=4.412,P=0.036)。按早期患者(期和期)与晚期患者(期和期)的生存率比较,两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3%、90.3%(χ2=1.081,P=0.298)和91.3%、78.3%(χ2=2.783,P=0.095),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晚期病例,两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1%、68.4%(χ2=4.138,P=0.042)和66.9%、41.8%(χ2=3.954,P=0.0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严重黏膜反应(2~3级)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并缩野加量方法能提高总生存率,而且对提高期和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更明显。虽急性黏膜反应较常规分割重,但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病的鼻咽癌的资料.结果 随访32例中,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9例病情加重而多次接受入院治疗,6例在出现神经症状后9~52个月死亡,2例因出现肺部感染死亡.现生存24例.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临床确诊容易,但治疗手段有限,效果欠佳.根据各种相关因素制定对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在Ⅱb~Ⅳa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与传统腔内放疗比较。方法将64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为腔内后装放疗;研究组34例为后程适形放疗。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7%、66.7%、56.7%和97.1%、91.2%、70.6%、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早期并发症(直肠反应、阴道炎)、晚期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60.0%、46.7%、36.7%、30.0%和35.3%、20.6%、14.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b~Ⅳa期宫颈癌后程适形放疗与传统腔内照射疗效相似,并发症更低,可替代后者。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同步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放疗盆腔常规放射治疗40 Gy,再针对局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加量20-30 Gy。实验组(27例)同步行放化疗,静脉滴注奥沙利铂(L-OHP)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5-FU)300 mg/m2,连用5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连用5天;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27例)单纯放疗。结果放疗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4.1%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7.4%、34.5%和75.8%、40.7%、17.0%,实验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6);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5.9%和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2.72,P=0.09)。实验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比对照组明显(P〈0.05);放疗引起的主要毒副反应是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等,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同步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可提高生存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种有效和比较安全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华蟾素在配合鼻咽癌放疗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56例首诊为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治疗组80例及一般治疗组76例,两组均行常规放疗,华蟾素治疗组在放疗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20 ml静滴,1次/d,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结果:华蟾素治疗组在50 Gy及70 Gy时,肿瘤消退率分别为65.0%和85.0%,而一般治疗组为42.1%和65.8%,两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放疗配合使用华蟾素,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