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研究逐步深入到人类大脑并行神经网络和不同脑区间的信息流,以更全面深入地探索脑功能机制。有效连接分析是近年来在脑功能网络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人脑功能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分析,可能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和脑功能异常状态下的功能逻辑有着更好的理解。本文着重对有效连接的几种经典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动态因果模型)的算法原理、存在的问题、算法比较、最新发展及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抗人L型丙酮酸激酶N末端(PK-N)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PK-N-GST-tag表达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能稳定分泌抗PK-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对此单克隆抗体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到两株能稳定分泌抗PK-N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亚类鉴定重链为IgGzb,轻链为kappa链.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分别为1:409600和1:102400,抗体相对亲和力分别为3.54×108L/mol和2.72×108:L/mol.Western blot显示抗体能特异识别免疫原和人肝细胞株HL-7702中的天然丙酮酸激酶蛋白.免疫组化进一步显示了其在细胞及组织中的定位,均匀的分布于细胞的胞浆中.结论 成功制备了抗PK-N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区206例儿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湖南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患儿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为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血液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电泳和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筛查地中海贫血患儿,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使用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靶基因,判断基因突变类型,检测中国人8个常见及9个罕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结果206例儿童β-地中海贫血中突变基因类型共有17种,分别为纯合子13例,基因型是CD41-42(2.43%),IVS-2-654(3.39%)和CD17(0.49%);杂合子175例,常见的基因型是CD41-42(40.77%),ⅣS-2-654(22.81%),CD17(7.76%),-28(7.28%),CD71-72(2.43%);双重杂合子18例,基因型是CD41-42/IVS-2-654(2.43%),IVS-2-654/-28(1.94%).CD41-42/CD17(1.46%)。IVS-2-654/CD17(0.97%),CD41-42/CD27-28(0.49%).IVS-2-654/CD71-72(0.49%),ⅣS-2-654/-29(0.49%),CD41-42/-28(0.49%)。结论本研究发现湖南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患儿β-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共有17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布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的首位,是机体对某些致敏因素的变态反应。复方甘草酸氨注射液用于治疗部分免疫原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评价其治疗小儿HSP的疗效及安全性,本院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对住院的106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LCH-Ⅲ方案的治疗效果,提高儿童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疗效.方法 36例LCH患儿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多系统高危险度(Ⅰ组)、多系统低危险度(Ⅱ组)及单系统多发和局限性特殊部位累及(Ⅲ组)3组,采用改良LCH-Ⅲ方案分别以不同化疗强度治疗,按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Ⅰ组14例,Ⅱ组10例,Ⅲ组12例.化疗结束时完全缓解50.00%,好转33.33%.随访33例,复发4例(均为Ⅰ组),其中2例原方案再治疗缓解,2例放弃治疗死亡.另1例缓解期死于感染.目前持续缓解中14例,占38.89%.其中1组2例(14.29%),Ⅱ组8例(80.00070),Ⅲ组4例(33.33%).结论 改良LCH-Ⅲ方案疗效显著,多系统低危险度组(Ⅱ组)预后较好,多系统高危险度(Ⅰ组)患儿中有缓解后复发,复发患儿原方案治疗仍可能获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学龄期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20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的205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sQLTM4.0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患儿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心理行为调查显示,观察组男童在社会退缩、体诉和攻击性因子得分和女童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儿心理行为的关键因素依次为社会活动影响程度,疼痛程度和疾病稳定程度。结论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较低,心理行为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113例为观察组,选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13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表体系对2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影响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在生理、情感、社交以及学校功能上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功能:(69±13)分比(86-1-9)分,情感功能:(79±10)分比(86士7)分,社交功能:(76±10)分比(89±8)分,学校功能:(77±10)分比(88±8)分,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过放射治疗[比值比(OR)=3.456,95%置信区间(CI):0.853—9.234]、有中度以上疼痛(OR=3.212,95%CI:0.345—8.234)、总住院时间〉3个月(OR=1.234,95%CI:0.453—10.232)、疾病反复发作(OR=1.234,95%CI:0.456—11.232)是影响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生存质量较差,其中放射治疗、中度以上疼痛、住院时间、反复发作是导致患儿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为白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用注射用水溶解,用10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时间在60 min以上,盐酸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与其他种类的抗感染药物无交叉耐药.注射用头孢他啶为白色或白色结晶性无菌粉末,适用于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单一感染及由2种或2种以上的敏感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在临床治疗输液中发现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他啶相遇后缓慢出现乳白色混浊液体,经过仔细查阅药品说明书及药物配伍禁忌表均未有相关配伍禁忌的说明.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思密达减轻静脉滴注红霉素对小儿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30min口服思密达,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红霉素。结果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4例,发生率为46.7%,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7例,发生率为90.0%。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02,P0.01)。结论口服思密达能有效减轻红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