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铁强化食盐预防缺铁性贫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以食盐为载体,使在食盐中每日为学龄前儿童增加元素铁5~10mg,对象为5岁的幼儿园儿童165名,分别在城镇与农村观察一年。初步的结果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时的血红蛋白水平一致,但一年后,实验组由原来的平均值11.78±0.57增加至12.72±0.72,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这是解决缺铁性贫血的一种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地区哺乳妇女能量需要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卓勤  何志谦 《营养学报》1992,14(3):270-275
以同地区的53名非哺乳育龄妇女作对照,对262名产后0~6月乳母的体重、皮脂、上臂围、基础代谢率(BMR)、能量消耗和摄入量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观察。结果表明,产后乳母体重和皮脂厚度逐渐下降,至第4个月基本稳定,平均减重4.2kg,估计孕期的贮脂大部分已消耗。上臂围无明显变化(P>0.05)。乳母的BMR在产后第1周较高(P<0.01),1~6月无明显变化(P<0.05),但比对照组高4~20%(P<0.05)。乳母在同一标准活动耗能与对照组接近(P>0.05)。轻体力劳动乳母日均活动耗能8.360MJ,估计泌乳耗能为2.807MJ/d。乳母能量摄入量比对照组多2.259MJ/d。作者认为,亚热带产后0~6月乳母在正常哺乳情况下,头4个月每日能量需要量应在平日消耗量基础上增加1.883MJ(450kcal),后雨月增加2.720MJ(650kcal),或整个阶段平均增加2.092MJ/d(500kcal/d),但此值仍需按泌乳量和正常体重变化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3.
钟纪茵  蒋卓勤 《广东医学》2006,27(6):833-834
目的 了解作为脑肠肽的生长抑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血浆中的变化及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①16例脑炎、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急性期与病情好转期的血浆生长抑素浓度并作前后比较;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伴有消化道出血者血浆生长抑素浓度与无消化道出血者作比较.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急性期的血浆生长抑素浓度较病情好转期明显升高(P<0.05);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血浆生长抑素浓度高于无消化道出血者.结论 ①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血浆生长抑素浓度升高可能因脑组织细胞受破坏,生长抑素释放增加,使其血浆水平升高,可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血浆生长抑素浓度升高有可能与此类患儿的常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噬通路在白藜芦醇(RSV)减轻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100、250 mg/kg)(n=10);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喂饲基础饲料和MCD饲料,白藜芦醇组在喂饲MCD饲料同时给予RSV灌胃,4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肝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离小鼠肝脏,测定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及各通路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144.17±0.32)U/L和(112.77±0.88)mg/g]明显升高(P<0.01),肝脏LC3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分别为(1.27±0.01)、(1.81±0.09)]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ALT含量、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83.16±0.40)U/L、(40.75±0.19)mg/g]明显降低(P<0.01),LC3Ⅱ、AMP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5±0.14)、(3.01±0.16)]明显升高(P<0.01);蛋白激酶B(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MCD饮食诱导的NASH,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自噬AM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大豆蛋白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 招募单纯高脂血症志愿者90人
[平均年龄(51.65±10.78)岁],随机分为大豆分离蛋白组(狀=45)和酪蛋白组(狀=45),在不改变饮食
及运动习惯的基础上,酪蛋白组每人每天补充24g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组每人每天补充18g大豆分离蛋
白+6g酪蛋白混合物,共8周。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测定血清脂质
水平。以研究对象干预前血清总胆固醇TC 水平的中位数6.73 mmol/L 作为分界点,分析干预前血清总胆
固醇(TC)水平低于或高于6.73mmol/L 的高脂血症者血清脂质的变化情况。结果 大豆分离蛋白组和酪
蛋白组血清TC<6.73mmol/L 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豆分离蛋白组血
清TC≥6.73mmol/L 的研究对象血清TC、LDL C、ApoB 水平分别比干预前降低7.3%、11.7% 和6.4%
(犘<0.05),TC∶ HDL C,LDL C∶ HDL C,ApoB∶ ApoA1 比值分别比干预前降低6.6%、9.5% 和
11.6% (犘<0.05)。大豆分离蛋白组和酪蛋白组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血症者血清
总胆固醇水平可影响大豆蛋白的降血脂作用,大豆蛋白对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效果较好。
关键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大豆蛋白;血脂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97 0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肝脂质代谢和肝脏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Gen高剂量干预组(Gen高组)和Gen低剂量干预组(Gen低组)。正常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D12450B(脂肪供能占10%)喂养,模型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脂肪供能占60%)喂养,Gen高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喂养和8mg/kgGen灌胃干预,Gen低组给予D12492高脂饲料喂养和4mg/kgGen灌胃干预。持续喂养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和肝组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游离脂肪酸(FF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FF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总AMPK和磷酸化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pAMP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血清和肝组织TG、TC、FFA及血清L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pAMPK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Gen低组大鼠血FFA、肝FFA和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Gen高组大鼠血TC、TG、LDL—C、FFA和肝TG、FF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Gen干预均能显著上调pAMPK水平(P〈0.01和P〈0.05);但各组大鼠肝组织总AM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能够改善12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pAMPK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桑树中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及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含量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含乳饮料中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情况。方法对广州市企业生产的合乳饮料进行主动监测,主要检测其中10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样品中,食品添加剂超标率为0.54%,山梨酸的检出率最高为23.86%,人工合成色素以柠檬黄及日落黄的检出率较高,甜味剂以安赛蜜及甜蜜素为主。结论允许使用的8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平均值低于国标限量,说明广州市生产的含乳饮料中虽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荆现象,但总体情况不算严重。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仍应加强监管以杜绝违规现象。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在体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膳食因素是人体微量元素营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膳食因素对微量元素吸收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在诸多的发病因素中,高脂血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故降低血脂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并已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但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完全证实.大豆蛋白的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蛋氨酸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前体,而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大豆蛋白可降低人体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且大豆蛋白摄入量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成反比,可降低人体患冠心病的风险[1].我们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情况,综述了大豆蛋白对脂类代谢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